前几日,子良镇62岁的汪伯不慎从2米高处跌落至全身多处骨折,由我院急诊科接诊后随即收治骨科20病区。
由于伤者病情严重,多处严重骨折,入院后经ICU及骨科积极救治后生命体征平稳,但相关检查提示患者肺动脉栓塞,同时合并有左下肢静脉血栓。若患者出现大面积肺栓塞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主治医师李蕾立刻请求心血管内科18病区刘倩主任会诊,建议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防止静脉栓子脱落引起大面积肺栓塞。
刘倩主任带领介入室团队顺利实施首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手术影像图。
术后,患者情况稳定,未诉不适。此次首例放置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的开展,标志着我院介入手术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对长期卧床患者患者后期更好接受治疗、防止肺栓塞反复发生有着重要意义。静脉滤器概述
在20世纪中期,深静脉血栓的病人通常需要行下腔静脉结扎术来预防肺栓塞,而术后的死亡率高达19%~39%,心脏病病人更甚。多数病人会出现下肢水肿、静脉曲张、色素沉着及静脉性溃疡等并发症。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是近几年来不断成熟和完善起来的,一种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放射学技术。它是利用介入放射学的经皮静脉穿刺、引入导丝、导管等一系列技术,将一种能够滤过血栓的特殊装置放置于下腔静脉内,使血栓不能随静脉回流至右心造成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大多数是由于下肢及盆腔的深部静脉血栓脱落造成的,是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因其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特异性的检查、检验指标,临床不易做诊断。因此,预防治疗尤为重要。及时、准确的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下腔静脉滤器装置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该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
放置静脉滤器的适应症
1.患易引起肺动脉栓塞的各种疾病者,如下腔静脉、骼及下肢等静脉内有游离血栓,并抗凝治疗无效或不能接受抗凝治疗者。
2.复发肺动脉栓塞无论能否抗凝治疗。
3.盆腔及下肢外科手术前,疑有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者,可放置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
4.适用于骨科骨折长期卧床患者、肿瘤科、妇科、盆腔、腹腔肿瘤患者、.肾病科高凝患者。
专家介绍
刘倩
心血管内科十八病区主任、介入室主任
副主任医师
常德市心血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门县胸痛中心医疗总监、中国胸痛中心湖南联盟委员会委员。毕业于衡阳医学院,曾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研究所、医院进修学习。于年获得“常德市十佳青年医卫工作者”称号,年获得国家卫计委“冠心病介入资质”,年获得“石门县科技成果一等奖”,先后在国内及省内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对冠心病、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及急、危重症心血管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导开展冠脉造影术、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下肢动脉血管腔内成形术、主动脉腔内球囊反搏等心血管介入术。谭传福心血管内科十八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衡阳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临床工作18年,曾医院进修呼吸科及心内科、医院进修CCU。现任心内科18病区副主任、石门县胸痛中心协调员。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心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神经官能症、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等疾病及急危重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熟练开展冠脉造影、冠脉内支架植入术、肾动脉造影、乳内动脉造影、左右心室造影、人工起搏器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手术。唐飞主治医师毕业于南华大学,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近十余年。擅长诊治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瓣膜病、心肌病、先心病、急慢性心衰等心血管病。尤其在冠心病、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开展主要心血管介入诊断及介入治疗技术。
医院心血管内科
十八病区:博爱楼4楼
十九病区:博爱楼5楼
文字:于正午编辑:于正午一审:梁雨虹二审:杜谋元三审:熊松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