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孔粗大,怎么办

面部毛孔粗大是常见的皮肤问题,虽然不属于医学疾病,但影响面部皮肤美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渴望改善面部毛孔粗大的求美者越来越多。目前对于面部毛孔粗大的原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学术界尚未达到共识,治疗方法多样。

1定义

目前临床对毛孔粗大尚无统一的定义。Sugiyama?Nakagiri等将毛孔定义为单个超过0.02平方毫米的圆形结构。Uhoda等认为毛孔可分为3种结构,肉眼不可见的汗腺开口、肉眼可见的毛囊皮脂腺开口及内含角栓的毛囊皮脂腺开口。毛孔粗大即毛孔体积增大,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毛孔周围的表皮增长并延伸刺入真皮内,真皮乳头层上升到表皮层面,镜下呈“石笋样”结构,造成肉眼观皮肤质地不平整及凹陷样外观。Kim等将毛孔分为3种类型,肉眼可见的毛孔(0.1~0.6平方毫米)、粗大的毛孔(0.3~0.6平方毫米)、黑头粉刺嵌入的毛孔。

2发生机制

目前认为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肤老化(毛孔周围支持结构弹性下降)以及毛囊体积增大与毛孔粗大关系最为密切。其他潜在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性别、种族、遗传、痤疮、外源性刺激物质、慢性光损伤以及皮肤护理不当等。

3治疗

根据毛孔粗大的3大成因,治疗主要针对减少皮脂腺分泌、改善皮肤光老化以恢复皮肤弹性、去除毛发和/或减少毛囊尺寸。

(一)系统疗法:抗雄激素药物是最常用的口服药,如避孕药、螺内酯和醋酸环丙孕酮等,因皮脂腺中存在雄激素受体,抗雄激素药物可调节皮脂腺的分泌。一般仅针对女性患者,常需要较长的疗程。

(二)局部外用疗法:局部外用维A酸类药物可纠正或预防受损皮肤发生的真皮结缔组织生化成分及形态结构异常,刺激皮肤细胞外基质蛋白合成,在真皮上部加速形成新的结缔组织带,提高皮肤的弹性和张力强度;诱导表皮增生,使颗粒层和棘细胞层增厚,在表皮细胞分化后期促进表皮颗粒层细胞向角质层分化,用于治疗皮肤光老化;并可通过调节毛囊皮脂腺上皮角化异常过程去除角质栓,改善毛孔粗大。化学剥脱术也被应用于改善毛孔粗大,如30%乙醇酸。

(三)光电疗法:光电疗法改善毛孔粗大的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热能或超声波能量造成毛囊皮脂腺开口附近胶原纤维重构,以增加皮肤弹性和减少皮脂分泌。近年来,点阵激光、点阵射频、聚焦超声等新型光电仪器在皮肤重建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与传统激光治疗相比,术后愈合迅速,恢复期更短。

(四)其他疗法:皮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以起缩小毛孔的作用,可能的机制为减少皮脂分泌;另外肉毒毒素注射后,皮肤的立毛肌被暂时性麻痹,可能也会产生缩小毛孔的治疗作用。皮内注射非交联小分子透明质酸可显著改善皮肤质地,增加皮肤光泽并缩小毛孔尺寸。

*面部毛孔粗大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和复杂的,因此需要相对应的治疗方法。不同个体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如有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

声明:本文摘自张元文,潘文东.面部毛孔粗大的治疗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52(1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x.com/mljhb/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