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定义
犬疥螨病(即sarcopticacariasis)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由在皮下打洞的疥螨(Sarcoptesscabiei)引起。
疥螨感染称为疥癣,一般通常导致急性和剧烈的瘙痒。
该病在家养犬常见,少见于猫。疥螨也可感染其他哺乳动物(例如狐狸,兔子,天竺鼠,雪貂,绵羊,山羊,牛,猪,西班牙山羊,人类)。
疥螨病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但由于环境条件,在一些地区更为普遍。
特征描述
无年龄,性别或品种偏好。
年轻动物由于暴露在过度拥挤的地区(如收容机构,狗舍,宠物商店,养殖厂,寄宿或培训机构)可能会面临更高的风险。
病因
疥螨是一种专性寄生虫,约为14-21天的整个生存周期一直寄生于单个寄主。
不同种型的疥螨命名根据其首选寄生宿主。
犬疥螨(狗)
狐疥螨(赤狐)
羊疥螨(绵羊)
牛疥螨(牛)
猪疥螨(猪)
不同种型倾向感染某些特定宿主,但也可能导致其他物种患病。
猫科动物疥螨病是由猫耳螨引起的,但据报道疥螨也可导致猫患病(罕见)。
螨虫的肛门位置分布有助于区分犬疥螨与猫疥癣Notoedrescati(前者位于末端,后者位于背侧)。
风险因素
尽管并非重要原因,但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特别是在拥挤的地区,会增加传播风险。
其他风险因素包括狐狸密集的地方和免疫抑制。
病理生理学
临床上,疾病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皮肤传播到另一个动物。
在螨虫穿透皮肤后,它们在浅表皮层中进行挖掘,取食和繁殖。通常在毛发很少的区域发生。
瘙痒出现于
当螨虫数量增加时
针对疑似螨虫抗原的超敏反应发生时
由于疥螨和尘螨具有相似抗原,因此可能有抗体交叉反应性(会干扰过敏试验的分析)和共敏化。
病史
提示疥螨病的病史线索可能包括:
急性和严重的非季节性瘙痒症状
曾与外界狐狸有接触
最近有收养或寄宿历史
与多种动物同居,而这些动物中也出现瘙痒症状
未进行每月体外寄生虫预防,缺乏杀螨治疗
曾使用抗炎性糖皮质激素和/或环孢霉素,但疗效反应一般或较差
和动物一块的人可能也出现瘙痒症状,并有红斑丘疹。
临床症状
犬
瘙痒
中度到极度
在体检时可以观察到
分布
身体上毛发较稀疏的部位:耳缘(非耳血管),眼周皮肤,肘部(图1),跗部和腹壁中央(图2)
由于脱毛越来越严重,可能会变成全身性的
背部和爪部通常不会发生(图3)。
图1、犬肘部左外侧因疥螨表现结痂性皮屑。
图2、犬躯干的腹壁呈现苔癣样硬化的瘙痒性乳突状皮疹
图3、犬疥癣的分布模式(红色常见粉色较少见)
皮肤损害
超急性:可能类似于过敏性皮肤病的损伤性瘙痒症状
急性:红斑丘疹爆发,最终形成结痂性丘疹并伴有脱毛和脱发
慢性:弥漫性皮屑脱落伴有色素过度沉着的苔藓样硬化,肘部和跗部有角化过度的老茧
疾病任何阶段都可能出现耳廓血肿。
一些狗除了强烈的瘙痒,可能不会发生皮肤损伤(即潜伏型疥螨)。而另一些狗(如免疫抑制)皮肤损伤广泛,而瘙痒症状轻微(即结痂型或挪威型疥螨)。
继发性皮肤感染
浅表脓皮病和/或马拉色菌皮炎是常见的继发病。
皮肤病以外的症状
嗜睡
消瘦
食欲不振
体重下降
外周淋巴腺肿大
无临床症状的携带者也是有可能的。
猫
无瘙痒或中度瘙痒
分布于鼻梁,脸部,耳廓,爪子和尾部
病变包括结痂丘疹和脱毛。
其他症状包括身体状况变差和外周淋巴腺肿大。
诊断
明确诊断
确诊证据包括从典型完整的皮肤病变或粪便浮选检查中发现螨虫、螨虫卵或螨粪便(图4)。
间接证据包括病史,体征和耳缘-蹬腿反应pinnal–pedal
response的阳性结果(这个反应的意思是当抓挠一侧耳廓边缘时,后肢将不受控制地出现挠痒/拍打耳朵)。
适当杀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退也很有指示作用。
如果犬对螨虫抗原过敏时,可能存在少量螨虫,因此皮肤刮擦和/或粪便检查的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疥螨。
免疫功能抑制的犬螨虫通常数量很多,很容易从皮肤刮片中找到(即结痂性疥螨)。
图4、疥螨,图片来自Dr.ThomasCraig,TexasAMUniversity
鉴别诊断
犬
毛囊炎(例如,浅表脓皮病,蠕形螨病,皮肤癣菌病)
马拉色菌性皮炎
类圆小杆线虫感染
过敏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
耳缘皮肤病
锌反应性皮肤病
落叶型天疱疮
肿瘤
猫
蠕形螨感染
痒螨感染
姬螯螨皮肤炎
耳螨感染
疱疹病毒性皮炎
过敏性皮肤病
实验室检测
具有指示性
皮肤表面细胞学可排除并发的细菌和/或真菌感染
可能具有指示性
对抗疥螨抗原的IgG的ELISA血清学测试
在部分国家可用,但可能会出现假阳性(例如与尘螨的交叉反应)和阴性(如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犬)的结果。
皮肤活检以排除其他方向
基于病史和体格检查怀疑有其他并发症时,行CBC、血清生化、尿液分析和猫科动物逆转录病毒检测。
在进行大环内酯的标签外用法之前
当不了解动物身体状况或有问题时,推荐检测心丝虫。
利用ABCB1Δ基因标记检测依维菌素敏感犬种(例如牧羊犬,狩猎犬)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
治疗
对于有不明原因瘙痒症状的狗,特别是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无效的(例如泼尼松1mg/kgq24h),在诊断为过敏前应尝试按疥螨做试验性治疗。
不论说明书如何规定,杀螨疗法的持续时间应至少涵盖疥螨的两次生命周期(至少4-6周)。
疥螨可以传播给与患病动物密切接触的其他动物和人类;所有密切接触的动物(尤其是狗)应同时接受治疗。
一般而言,系统性杀螨治疗(包括正确应用的系统性全身滴剂)比疥螨局部治疗更有效,因为提高了主人的配合程度。
若所有近距离接触的动物都已被治疗,通常不需要环境净化,除非是过于拥挤的机构中爆发疥螨。
犬猫疥螨可按门诊病例治疗;外用双甲脒药浴(犬)应在住院期间使用。
支持疗法(见下文药物)
抗皮脂溢性香波可帮助去除过多的表面皮屑与结痂。
并发的脓皮病和/或马拉色菌性皮炎必须马上治疗。
犬的全身唑类治疗(P-糖蛋白抑制剂)不能与大环内酯的标签外(高剂量)用法同时使用,比如伊维菌素(P-糖蛋白的底物),因为可能会导致伊维菌素过敏。
可能需要针对真菌行单独局部疗法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在治疗的第一天期间瘙痒恶化是正常的,因此需要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犬泼尼松1mg/kgPOq24h3-7d;猫泼尼松龙2mg/kgPOq24h3-7d)或奥拉替尼(狗,0.4-0.6mg/kgPOq12h3-7d)。
耳部血肿应该进行减压。
营养方面
动物应该饲喂适龄的均衡饮食。
客户教育
出现皮肤瘙痒(±皮肤病变)的人应立即联系人医。
药物
注意:推荐的治疗方法大多是标签外用法。
犬疥螨
全身治疗
伊维菌素:0.2-0.4mg/kgSCq14d3-4次或0.2-0.4mg/kgPOq7d4-6次
多拉菌素:0.2-0.6mg/kgSCq7d4-6次
莫昔克丁:0.2-0.3mg/kgSCq7d3-4次或0.2-0.3mg/kgPOq7d4-6次
莫西菌素2.5%+吡虫啉10%局部点滴:按每2-4周使用2-4次(根据说明书标示的体重范围)
司拉克丁局部点滴:按每2-4周使用3-4次(根据说明书标示的体重范围)
一些皮肤科医生已经安全地在牧羊犬中按这个方法来治疗。
局部治疗
双甲脒:0.%-0.03%溶液,按1-2周使用4-6次用于整个皮肤表面
不需要冲洗。
可能需要修剪毛发以方便药物作用
石硫合剂:2%-3%的溶液,按q7d使用4-6次应用于整个皮肤表面
不要冲洗。
可能需要修剪毛发以方便药物作用
氟虫腈喷雾:3mL/kg作为细雾应用于整个皮肤表面按每2-3周使用3次或6mL/kg
q7d在皮肤上擦拭4-6次
可能更适合作为备用疗法,针对其他犬密切接触的亚临床症状患犬。
猫疥螨
全身治疗
伊维菌素:0.2-0.3mg/kgSC按每2周使用3-4次
多拉菌素:0.2-0.3mg/kgSC按单次剂量或在2周内重复使用
莫昔克丁2.5%+吡虫啉10%局部点滴:按每2周3-4次使用(根据说明书标示的体重范围)
司拉克丁局部点滴:按每2周3-4次使用(根据说明书标示的体重范围)
局部治疗
石灰硫磺:2%-3%的溶液,按q7d使用4-6次应用于整个皮肤表面
不需要漂洗。
可能需要修剪毛发以方便药物作用
注意事项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具有对伊维菌素过敏基因的狗(例如牧羊狗,猎犬)不应使用标签外的大环内酯疗法(例如伊维菌素,多拉菌素,莫昔克丁),因为存在神经毒性风险。
任何犬都不能在使用标签外的大环内酯用法(神经毒性中毒)时,同时又给予含多杀菌素的跳蚤预防剂或全身性唑类药物(例如酮康唑,伊曲康唑)。
双甲脒浸泡治疗应谨慎使用于小型犬,不应该用于吉娃娃。
任何犬都不要同时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不管双甲眯是否最佳治疗,应该建议考虑;建议在住院期间使用,注意对工作人员可能有不利影响。
对于无临床症状的犬,氟虫腈喷雾剂可能对饲养多只犬的家庭更加划算。
跟踪
病患监护
前两次杀螨治疗(3周内)后,瘙痒症状应有明显改善,但轻度瘙痒可能持续数周。
如果皮肤损伤在治疗3-4周后未能改善,可能需要皮肤细菌培养和/或活检。
并发症
以下情况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
对体重接近药物说明书推荐体重范围上限的动物使用局部点状用药(即低剂量治疗)。
未及时治疗其他有密切接触的动物(特别是狗)或继发感染。
总结
相关成本
犬疥螨:-美元
猫疥螨:-美元
多宠物家庭疥螨:-0美元
预后
良好
预防
常规使用含有杀螨剂的跳蚤预防药物可能会减少动物偶然暴露于感染动物后的发病几率。
AdamP.Patterson,DVM,DACVD
TexasAMUniversity
宠医客APP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