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者:钟书、唐玺和
病情介绍
女性,65岁,因“头晕2天”入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5年,使用胰岛素控制。入院检查血压/79mmHG。头部CT检查提示右侧放射冠梗塞灶,CT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首先在神经内科药物治疗,2周后转入我科。影像学资料
DSA检查
手术预案
右侧中动脉分叉部相对宽颈未破裂动脉瘤:1.单纯栓塞可能将载瘤动脉误栓或者将M2下干堵塞。2.M2下干与M1成角几乎到达度,估计支架导管很难进入M2下干,因此支架进入M2下干辅助栓塞动脉瘤很难做到,仅可以尝试。3.支架进入M2上干对下干无保护作用。因此考虑可行方案为:1.双导管技术,其中一支导管释放圈保护M2下干,将动脉瘤变成相对窄颈动脉瘤,另外一支导管栓塞动脉瘤。2.若支架导管能进入M2段,可尝试支架辅助栓塞。1.6F指引导管
2.Echonel-度微导管两根
3.可脱弹簧圈axium3D3-4×8mm,2D2-3×6mm,1.5-2×2mm
4.Transend.14导丝,Synchro2导丝
5.备Lvis3.5×15支架
手术经过术后即刻DSA,动脉瘤消失,
载瘤动脉及分支通畅
术后3个月DSA,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及分支通畅体会1.微导管1塑S形,尝试到M2下干失败,更换导丝均未获成功。放弃支架辅助。先用Axium1.5×1弹簧圈保护M1下干。2.微导管2塑S形,填入弹簧圈Axium3D4×8mm,2D3×6mm,2×4mm,1.5×2mm各一枚。3.填塞同时造影,观察M2下段血流情况,最后造影观察M2下干血流通畅,再解脱管1填塞的圈。讨论1.弹簧圈保护技术适应症:细管径载瘤动脉,宽颈动脉瘤。2.保护弹簧圈规格要小,直径以1.5-2mm为宜。3.边填塞,边造影,必要时回撤保护弹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