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战痘致青春”痤疮是好发于青少年的常见皮肤病,患病率高达40%-80%,不早期干预和治疗易留下疤痕,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心理健康。
为践行“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及“健康中国”的战略方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将9月19-26日定为“中国痤疮周”,并在每年痤疮周期间开展痤疮相关防治科普宣传义诊活动,教育公众正确认识痤疮,使痤疮患者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和护理。
年第二届“中国痤疮周”主题活动,
主题是“战痘年华,与美同行”。
今天我们针对痤疮(青春痘)
挑一些常见问题给大家解答一下
划
重
点
01什么是痤疮(青春痘)?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等,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出油较多的部位,如面部、前胸、后背。据临床统计,80%-90%的青少年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乍听起来,“青春痘”似乎很“洋气”,这可是青春的标志啊,但其具有损容性,尤其是重型痤疮,使人自卑,继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就业选择。
02为什么会长痤疮(青春痘)?皮损如何演变?(1)内分泌因素: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的雄性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这也促进皮脂腺活跃起来,大量产油。
(2)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导管口径变小、狭窄或阻塞,毛囊壁脱落的细胞和皮脂不能正常排出,形成白头粉刺,我们又称为闭合性粉刺。用手轻轻一挤,会有皮脂样的东西冒出。就像河道堵塞、泥沙淤积一样,时间一长水质难免会变差,久而久之,这些白头粉刺里的堆积物被空气氧化,就不再“清纯”,变成了黑头粉刺,又称为开放性粉刺。
(3)微生物感染:在上述堆积物的滋养下,以痤疮丙酸杆菌为首的“细菌团伙”开始繁殖,导致炎症反应,于是形成了大家深恶痛绝的一颗颗的红色丘疹甚至是脓疱。如果堵塞物继续堆积,皮脂腺破裂导致炎症反应加重,并破坏真皮组织,则会形成结节、囊肿,最终愈合后留下炎症后色素沉着和瘢痕.也就是大家说的痘印和痘坑。
(4)炎症因素:痤疮早期即有炎症参与,炎症在痤疮的发生发展中即扮演了重要角色。痤疮丙酸杆菌可刺激角质形成细胞上调TLR2基因的表达,激活NF-kB信号通路,增加细胞中炎症因子IL-6、IL-8、TNF-ɑ的表达;此外,痤疮丙酸杆菌还可产生多肽类物质,趋化中性粒细胞、活化补体和使白细胞释放各种酶类,加重炎症。
(5)遗传因素:遗传与痤疮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伴有囊肿、结节及瘢痕的重型痤疮中更为显著。我国痤疮研究团队发现两个易感基因SELL及日DDB2分别与雄激素代谢通路、炎症过程及瘢痕形成有关,很可能是中国汉族重型痤疮的易感基因。
除此之外,饮食刺激、不规律作息、环境污染、暴晒、压力、肥胖、化妆品使用不当也会诱发或加重痤疮。
03痤疮(青春痘)如何分级、分度?I级(轻度)
散在或多发的黑头、白头粉刺,可伴散在炎性丘疹。
II级(中度)
级+散在浅在性脓疱,炎性丘疹数量増加,局限于面部。
III级〔中重度)
II级+深在性脓疱,分布于面、颈、胸背部。
IV级(重度〕:
III级+囊肿、结节,伴瘢痕形成,发生于上半身。
04只有青春期才长痤疮(青春痘)吗?NO,虽然痤疮在青少年中高发,但它并不是青春期的专利产品,新生儿、成人(>25岁)也会长痤疮。
新生儿痤疮一般发生在出生后2-3周左右,通常在4个月内消退,这可能与出生前从母体获得的雄激素有关,同时马拉色菌(一种真菌)也可能参与了发病。新生儿痤疮并不增加青春期发生寻常痤疮的风险。
成人痤疮以女性更为多见,多在月经前加重,皮损以口周及下巴为主。成人痤疮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滥用化妆品等有关。
05痤疮(青春痘)是否能根治?轻型痤疮早期规范治疗是可以根治的;但重型痤疮与遗传相关,容易反复,如果规范治疗、定期复诊可以很好的控制和缓解,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可减少或避免复发,早期治疗也可避免留下永久性痘印和痘疤而影响美观。
06长痤疮(青春痘)需要忌口吗?“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那来看看痤疮患者什么能吃,什么要忌口?
(1)为什么要少吃甜食?
高糖饮食可导致体内血糖水平升高,为此,胰岛分泌大量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而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导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theinsulin-likegrowthfactors-1,IGF-1)分泌增加,IGF-1可增加游离雄激素水平,促进皮脂分泌,以及促进毛囊皮脂腺开口过度角化从而影响脂质的排泄,从而诱导或加重痤疮的发生。
(2)为什么要少喝牛奶?
有研究发现痤疮的发病率与牛奶摄入量成正比,其中脱脂牛奶的相关性最明显。因为牛奶本身含有较多IGF-1,此外,牛奶中的两种主要蛋白一一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分别具有促进IGF-1和胰岛素分泌的作用,IGF-1增加可诱导或加重痤疮的发生。
(3)为什么要少吃油腻食物?
研究发现痤疮可由油炸或油腻食物引起,这可能与甘油三酯在痤疮丙酸杆菌作用下释放游离脂肪酸从而促进痤疮的发生有关,另外某些脂质可能还参与了皮脂腺合成与毛囊角化过程,同样也是痤疮发生主要机制。
(4)吃什么对改善痤疮有好处呢?
w-3脂肪酸,常见于深海鱼类、海豹油和某些植物中,有一些小样本的研究使用w-3脂肪酸治疗痤疮有效。研究也发现食水果、蔬菜可以改善痤疮,这可能与维生素摄入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综上所述,饮食对痤疮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也不存在绝对的“忌口”,科学合理饮食有利于痤疮的恢复。
07超重是否与痤疮(青春痘)的发生有关?已有研究表明超重与痤疮呈正相关,胰岛素抵抗可能为肥胖和痤疮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证据,BMI降低的痤疮患者其复发率明显降低,故多运动、控制体重对痤疮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08很多女性的痤疮(青春痘)总在月经期前加重是什么原因?月经周期与女性体内的性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相吻合。在月经前1周,黄体素水平达到高峰,雄激素/雌激素比值升高,或者黄体素水平正常,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得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由于雄激素可以刺激皮脂腺増生和皮脂分泌,并能促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因此“痘痘”加重。还有一部分女性伴有肥胖、多毛、月经不规律,要警惕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可能,可以通过妇科B超检査来明确诊断。
09化妆品会引起痤疮(青春痘)吗?由化妆品引起的痤疮称为“化妆品痤疮”,是由于部分化妆品脂质成分多易堵塞毛孔或刺激毛囊皮脂腺角化而引起,多数表现为闭合性粉刺,严重者可出现炎性丘疹,因此化妆品使用不当有可能引起或加重痤疮。
10工作和生活压力会诱发或加重痤疮(青春痘)吗?
压力所致的紧张、抑郁、焦虑会影响人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及皮脂的分泌异常,从而诱发痤疮,尤其是青春期以后发生的痤疮更是与不良的情绪密切相关,如果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的话,会导致痤疮的持续状态。因此,学会减压,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有利于痤疮的治疗和减少复发。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长痘”?
家长们总觉得“长痘”不是病,过了这个年龄段自然就好了,其实不然。如果不及时处理痤疮,可能会给孩子留下永久性瘢痕,影响美观,更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成长的烦恼”会变成伴随一生的烦恼。不论青少年还是成人,如果不能通过洗脸、清淡饮食等改善痤疮,应及时就医。
长痘能用手挤压吗?
很多人喜欢用手挤压“痘痘”,殊不知,挤压不当会大大増加感染的机会,尤其是在危险三角区,严重者可造成颅内感染;此外,一旦用力过度挤压炎症向真皮扩散,可刺激基底层黑素细胞増多形成痘印,损伤真皮就有可能留下痘坑。
因此长“痘痘”时切忌自己动手挤压,医院进行治疗并接受专业的皮肤护理。
痤疮(青春痘)有哪些治疗手段
(1)外用药:
①维甲酸类,如阿达帕林凝胶等;②过氧化苯甲酰凝胶;③抗生素,如夫西地酸等;④二硫化硒洗剂,可以配合用于洁净皮肤。
(2)内服药:
①抗生素,如美满霉素、多西环素等;②维甲酸类,如异维A酸或维胺酯;③性激素,如达英-35,优思明等;④抗雄性激素,如螺内酯、丹参酮胶囊等。
注意:女性患者服用维甲酸类药物,应注意避孕,异维A酸需要停药3个月、维胺酯需停药半年以上才能怀孕。
(3)医美治疗:
①红蓝光,对炎症丘疹效果好。②果酸、水杨酸或复合酸,对丘疹及粉刺有较好的疗效。③光动力,适合结节囊肿型痤疮。
轻度痤疮(青春痘)是否需口服药物治疗?
―般不需要口服药物,可以外用药或抗粉刺类护肤品为主。同时配合果酸及粉刺挤压治疗。
中度痤疮(青春痘)如何治疗?
可内服抗生素类或维甲酸类药物;皮损处外搽维甲酸类、过氧化苯甲酰或克林霉素等。配合水杨酸或复合酸治疗,红、蓝光可联合应用。
重度痤疮(青春痘)如何治疗?
通常采用联合治疗,推荐口服抗生素,如美满霉素、多西环素,同时配合口服丹参酮,外用维A酸类药物、过氧化苯甲酰或其他抗菌药物。对有适应症并有避孕要求的女性患者可选择性激素。待炎症改善后改用口服异维A酸治疗。对重度痤疮,光动力治疗效果很好。
女性月经前期加重的痤疮(青春痘)应如何提高治疗效果呢?
经前期“痘痘”加重与雌激素水平降低,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或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同时降低血清和组织中雄激素水平,减少皮脂分泌,改善“痘痘”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常用治疗药物有:达英-35或优思明。
外用祛痘药物是否能和抗粉剌护肤品一起使用?
可以。功能性护肤品的使用在痤疮治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根据皮肤类型选择具有控油、抗炎、修复皮肤屏障的功能性护肤品,如薇诺娜、理肤泉,有助于痤疮改善。
抗粉剌类护肤品在痤疮(青春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⑴日常护理:以皮肤油腻、粉刺、丘疹为主的轻型痤疮患者,可使用含控油、角质溶解或剥脱、抗炎、抗菌、修复皮肤屏障活性成分的抗粉刺类护肤品进行日常护理。如选用控油兼有修复皮肤屏障作用的中性或弱碱性清洁剂清洁,补充保湿水,再外涂具有控油、修复皮肤屏障的凝胶,局部皮损处外涂具有角质溶解、抗炎、抗菌作用的乳液,2次/d。皮损消退后日常外擦防晒剂,以减少皮肤光损害。
(2)协同应用:系统或外用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痤疮,皮肤容易出现红斑、干燥、脱屑、敏感或光敏等,应选择温和的、具有修复皮肤屏障作用的洁面乳清洁皮肤,补充保湿水,再外涂具有修复皮肤屏障、抗炎的乳剂或霜剂,2次/d。外敷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抗炎的面膜,2?3次/周,以促进皮肤的修复。化学剥脱术和各种物理治疗后,皮肤易出现敏感、干燥、脱屑等或炎症反应,如红斑、瘙痒甚至渗出等,术后1周内外敷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面膜,1次/d,3?5d后外涂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乳剂或霜剂,2次/d;1周后配合使用具有光防护作用的清透防晒霜。
(3)预防复发:重型痤疮转变为轻型痤疮停止口服药物治疗时,单独使用抗粉刺类护肤品或配合外用药物维持治疗,以预防复发。应依据皮肤类型、皮损特点选择合适的成分。油性皮肤选择以控油、修复皮肤屏障成分为主;混合型皮肤为分区护理:T区控油成分为主、面颊部修复皮肤屏障成分为主;敏感性皮肤选择修复皮肤屏障、抗炎成分为主,局部粉刺点涂角质溶解或剥脱成分为主;炎性丘疹点涂抗炎、抗痤疮丙酸杆菌成分为主;炎症后色素沉着以袪除色素成分为主。
科普结束
END
制作团队
编辑:丁一
监制:晓路、王境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