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0秒速览
术者简介徐锐
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医师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介入医学专委会副主委
亚太血管联盟出血性疾病防治专委会常委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介入副主委
专家门诊:青大附院市南院区(江苏路16号)周三上午介入医学科专家门诊/脑血管病专病门诊
简要病史一般信息:71岁,女性,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4天,发现脑动脉瘤3天入院。现病史:患者4天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3天前行CTA检查,显示右侧大脑前动脉A1后方动脉瘤。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查体:左侧肢体肌力较对侧减退,可自行行走、抬举。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情况:阿司匹林mgqn联合氯吡格雷75mgqd*7天,AA/ADP均敏感。诊断:脑梗死、右侧大脑前动脉A1起始部后方动脉瘤术前检查图1:MRI显示:右侧胼胝体脑梗死图2:CTA显示:右侧大脑前动脉A1起始部后方动脉瘤手术过程图3: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大脑前动脉A1起始部后方动脉瘤,大小约3.9mm×2.8mm图4:6FEnvoyDA置于右侧颈内动脉破裂孔段;直头SL-10微导管在Synchro2微导丝辅助下,超选至动脉瘤腔;依次填入Target3*4、Target2*3、Target1.5*2三枚弹簧圈。图5:术后即刻工作角度造影,动脉瘤瘤颈略残留,RaymondII级栓塞。专家点评孙成建
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介入放射学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综合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门诊:青大附院市南院区(江苏路16号)周四上午介入医学科专家门诊/脑血管病专病门诊
专家点评
该患者为老年女性,经颅脑CTA检查及3D造影显示为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相对宽颈动脉瘤。
该手术存在以下技术细节:1、动脉瘤位于大脑前动脉起始段,该部位动脉瘤导管超选及到位困难。2、微导管塑形可选择直头、Z字型、S型,本次手术采用直头到位。3、由于路径迂曲,推荐应用中间导管加强支撑,提供微导管更好的稳定性。4、3D多角度重建及造影,直观展示动脉瘤形态、瘤颈结构等信息,本次手术造影显示动脉瘤颈较CTA图像明显缩窄,避免了支架辅助置入、减少了手术步骤、为单纯弹簧圈栓塞提供可能。
三维重建技术虽然能为临床提供更加直观的图像信息,但由于技术受限于造影剂阈值、扫描层厚等诸多因素所致部分容积效应,重建动脉瘤瘤颈存在夸大现象,应结合多角度2D图像去综合考虑。随着MSCTA等技术不断提升,相应影响将逐渐降低。
该患者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后,动脉瘤显影浅淡,后续可以随访观测动脉瘤变化。虽然单纯栓塞相较支架辅助栓塞欠致密,但是患者能免除长期服药的不便以及支架置入相关并发症,对于窄颈动脉瘤患者应当优先考虑。
NiestenJM,vanderSchaafIC,VosPC,etal.ImprovingheadandneckCTAwithhybridandmodel-basediterativereconstructiontechniques.ClinRadiol.Nov;70(11):-9.
Rajabzadeh-OghazH,VarbleN,ShallwaniH,etal.Computer-AssistedThree-DimensionalMorphologyEvaluationofIntracranialAneurysms.WorldNeurosurg.Nov;:e-e.
SturialeCL,BrinjikjiW,MuradMH,etal.Endovasculartreatmentofdistalanteriorcerebralarteryaneurysms:single-centerexperienceandasystematicreview.AJNRAmJNeuroradiol.Dec;34(12):-20.
病例整理
赵晓龙医师
医院
介入医学科
编辑:张照龙终审:徐锐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