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1登记
2核发
3印制
4复核
A.
B.
C.
D.
↓↓↓
↓↓↓
发文第一步复核:看内容、文种是否有问题,需要修改的要返回。复核之后要登记:字号、范围、份数要登记。登记之后印制:涉密公文要符合保密要求。印制之后核发:印制之后检查没有问题就发出。进入单位经常做收文工作,包括签收、登记、初审、传阅等环节,登记和发文环节重复,发文登记文号,收文登记事项和承办者。
2.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某地组织部决定面向组工干部开展“纪念改
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稿活动,最宜选用的正式文种是()。
A.通知
B.公告
C.通告
D.启事
↓↓↓
↓↓↓
D项错误:日常生活中可能见到,不是党政机关公文,是就某件事公开发布信息,不具备正式公文法律效力。A项正确:组织部和干部有领导关系,要求下级执行。B项错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对象不确定。C项错误:一定范围内周知、遵守,对象不确定。
3.某县政府计划在县城某两条街道修建公交站牌,公布相关事项应适用的公文文种是()。
A.公报
B.公告
C.通告
D.通报
↓↓↓
↓↓↓
A项错误:重要的决定、重大事项。B项错误:向国内外宣告。C项正确:对象不特定,凡是有关系的人都要了解。D项错误:表彰、批评、传达精神,告知一定事项。
4.()是指对公文如何办理提出建议性处理意见。
A.拟办
B.承办
C.批办
D.注办
↓↓↓
↓↓↓
本题考查公文文种。A项,拟办是一项辅助决策活动,目的是为决策活动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收文如何办理提出建议性处理意见。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经过对公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提出建议性的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故符合题意,当选。B项,承办是公文中的一个术语;接受办理。承担办理(商务等),与本题无关,排除。C项,批办意思是在公文活动中,批办是指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收文办理提出指示性意见的决策性活动。与本题无关,排除。D项,注办由承办人在公文尾角或文书处理单上简要注记公文的处理情况(如是否办理,复文字号和日期等),以备日后查考。与本题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
5.根据行文规则,对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上级机关的秘书部门()退回下级呈报机关。
A.有权
B.无权
C.经请示本级机关领导后才能
D.不能
↓↓↓
↓↓↓
本题考查公文行文规则。根据行文规则,对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上级机关的秘书部门有权不经过本级机关领导批阅后退回下级呈报机关,故A项当选,BCD说法有误,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
6.多年来我国某些部门单以GDP指标衡量政绩,致使一些地方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这种现象是()
A.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关键性作用
B.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体现
C.表明经济手段不能调控我国经济生活
D.我国市场经济不需要宏观调控
↓↓↓
↓↓↓
本题考查的是宏观经济。题干中的现象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AC项,说的过于绝对而且也是无关选项,排除。D项说法不正确,排除。故此题正确答案B。
7.在某国举行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为该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这表明()
A.?旅游业能够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B.国际旅游业是一种“有形”贸易
C.国际旅游业是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
D.?第三产业可以有利地促进经济发展
↓↓↓
↓↓↓
本题考查的是第三产业。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可以有利的促进经济发展。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本题与贸易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也跟外资没有直接关系,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8.我国的地域广阔,气候多样,下列哪种天气现象不会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A.白毛风
B.梅雨
C.伏旱
D.秋老虎
↓↓↓
↓↓↓
本题考查,我国天气气候相关知识。A项,白毛风是指大风、降温并伴有降雪的天气。白毛风是我国北方的群众对这种天气的地方性称呼,因狂风扬起地面的积雪如同屡屡白色的毛发而得名,对放牧牲畜的威胁极大。又称白灾、暴风雪。长江中下游属于南方地区,不会出现这种现象。B项,梅雨(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阴天有雨的气候现象,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C项,在伏天时期出现的干旱,称为伏(夏)旱,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D项,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中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我国南方地区持续遭受大范围的异常高温少雨天气。对于江汉、江淮、江南等地来说,高温的烘烤似乎已成为“家常便饭”,37℃乃至40℃以上的高温更是进入僵持阶段,寸步不离地坚守着长江中下游一带。以上三个选项都可以发生在长江中下游。本题是非选项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9.下列对中国土地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
B.类型逐渐减少,耕地比重小
C.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
D.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
↓↓↓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土地资源相关知识。中国土地资源主要有5个特点,土地辽阔,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是中国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等。山地多,平地少是中国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其他选项符合我国土地资源的情况,但是本题是非选项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下列关于火山的描述正确的是()
A.喷出的物质有气态、液态两种
B.页岩是最常见的岩浆岩
C.五大连池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无关
D.可分为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
↓↓↓
↓↓↓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火山相关知识。A项,喷出的物质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错误,排除。B项,是典型的沉积岩,错误,排除。C项,五大连池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错误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1.下列关于生物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体共有23条染色体,其中22条为常染色体
B.父母都为A型血,孩子只可能是A型血
C.人体缺乏维生素C容易得坏血病
D.输血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为万能受血者
↓↓↓
↓↓↓
C项正确:坏血病临床表现为成人牙龈肿胀、出血、毛囊角化等。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A项错误:正常人体细胞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男性XY,女性XX。B项错误:AO或者AA都是A型血,两个O可能组合成O型血。D项错误:O型血为万能输血者。
12.生活中的很多有趣的现象蕴含着物理原理,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折射现象的是()。
A.水中叉鱼
B.近视眼镜
C.猴子捞月
D.海市蜃楼
↓↓↓
↓↓↓
选非题。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时候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A项正确:光在水中和空气中传播不一样,水上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靠上,插鱼往深插。B项正确:近视眼镜利用凹透镜,光进入凹透镜会发生折射。C项错误:猴子捞月是捞井里、水面的月亮,是反射现象。D项正确:眼睛可以看到的所有物体都是反射光线进入眼睛的结果,海市蜃楼有反射,但是海面空气和高空空气密度不同,此时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偏折进入人的眼睛,人看到海市蜃楼,有折射现象体现。
13.下列关于历法与节气的表述,有误的是()。
A.甲午战争、辛亥革命采用的都是干支纪年
B.惊蛰、小满反映的都是作物成熟、收成情况
C.《淮南子·天文训》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
D.农历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
↓↓↓
↓↓↓
选非题。A项正确:看到“甲午”和“辛亥”,则立马想到干支纪年,即十二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B项错误:惊蛰是指雷声把蛰伏的动物惊醒,即反映自然物侯现象(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没有反映作物成熟情况;小满反映作物成熟,比如植物种子、小麦、稻米开始灌浆。芒种反映作物成熟情况,是真的成熟。每年的5月21日到22日为小满,会根据情况不同有变化;芒种是6月5日到6日。小满是开始成熟;芒种是指有麦芒的作物的种子开始成熟,已经可以收成;惊蛰是反映物候现象。C项正确:《淮南子·天文训》中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作者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组织自己的门客所编写,是一部比较杂的作品,其中《天文训》中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刘安尝试用掏空的鸡蛋壳做热气球;传说中还是中国豆腐和豆浆的创始人。D项正确:“朔”指看不见的时候,即初一;“望”指一般在15或16,通常会看到“一轮明月高高挂”。《淮南子·天文训》主要是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具体原理和展开方面并没有详细讲解,只是一部杂家的作品,而非专著。杂家的作品只是写到,而没有写的特别详细。
14.行政领导者的首要任务()。
A.制定规范
B.自我协调
C.制定目标
D.指导监督
↓↓↓
↓↓↓
本题考查的行政领导者的首要任务。行政领导者是指各级行政组织中承担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等领导职能的人。他的责任当中首要的是制定目标,然后执行他的职责。行政领导者只有制定了目标以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规范、自我协调和指导监督。ABD与题意不符合,排除。故选C。
15.下列不属于行政环境中的社会环境的是()。
A.教育
B.地形
C.科技
D.文化
↓↓↓
↓↓↓
本题考查的是行政环境概念相关知识。行政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按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各种因素性质上的差异,行政环境可区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行政组织的社会环境可分为三类;一是对一切行政组织均发生影响的一般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科学技术、教育、人口等。二是对某种组织有直接影响的特定社会环境;它主要在于前者对政府组织的影响更直接,力度更大。三是行政组织外的团体社会环境。地形属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而非社会环境要素,排除。故选B。
加入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