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小伙伴在眼睛下方、鼻翼两侧或下巴上会长一些密集的小疙瘩,很不平整。我们虽然可以通过镜子近处观察到它们的存在,但远处看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当你尝试使用镊子去拨弄这些小疙瘩,能够拔出小角栓,但是如果企图清洗掉它们,却也洗不掉。
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就目前来讲,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医学上名称,我个人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微粉刺样变”。
图1微粉刺样变
之所以叫做微粉刺样变,是因为它们长得像微粉刺,但又不会真的长得很大进而变成粉刺。有一部分(比如眼下的)可能与鸡皮肤(可点击查看)属于同一类问题,也就是说——外毛根鞘细胞脱落之后,在里面形成微小的毛囊管型,而由于这些部位又缺乏足够的油脂,于是本应脱落的细胞黏连在一起,难以脱落,堵塞在毛囊内形成这种小的粉刺一样的东西。
它不会发炎,里面含有的微生物的数量也并不多。那么怎么去处理它呢?
这里有5个技巧,如果做足够好,要改善它还是非常容易的(我的眼睛下面原来就有很多“微粉刺样变”,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了)。
技巧1:要注意防晒。因为日光可以促进过度角化,所以平常我都是戴个大帽子,或者打着伞,如果能够不在强烈的阳光下活动,那我一定是不会去的。
图2戴帽子的我
技巧2:要注意保湿。这些堵塞的角质难难以获得足够的水分,不够柔软,所以显得较为粗糙。另外,在角质比较干燥的情况下,它就更容易黏连而难以脱落,因此更容易堆积,形成更粗糙的外观——所以保湿是非常重要的。
技巧3:在日常饮食当中,要注意补充类视黄醇和维生素C。特别是类视黄醇,比如像β-胡萝卜素,或者是一些动物性的食品,如猪肝、蛋黄等等,这些食物中都含有一些脂溶性的维生素A。摄入维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过度角化。
这里要简单地科普一些皮肤基础的生理知识,皮肤分为皮下、真皮和表皮,表皮的下面一层是基底层,这里的细胞被叫做“基底层细胞”,它含有很多的表皮干细胞。表皮干细胞可以进行分裂(1个细胞分裂成2个),其中的一个细胞向表皮层迁移,这就叫做角质形成细胞。
图3皮肤的结构来源:冰寒著.听肌肤的话2:问题肌肤护理全书.青岛出版社.:10.角质形成细胞是有细胞核的,它可以进行生命活动,不断地向上分化(但它不会再增殖,增殖只发生在基底层)。在向上分化的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逐渐变得扁平,最后变成角质细胞,这个过程就叫做“分化”。在组织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毛囊,毛囊内壁的细胞叫做外毛根鞘细胞,它和角质形成细胞是同源的。所以,当我们提到角质细胞时,就是在指外毛根鞘细胞或者是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最终形成的、没有生命活力的、扁平的细胞。
所以,角质细胞既可以来自于角质形成细胞,也可以来自于外毛根鞘细胞。维生素A可以抑制分化过程,让角质细胞减少(注意此处不是让角质形成细胞减少)。这样便可以使得角质细胞的堆积程度减轻。
在痤疮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在治疗时,如果是以粉刺为主的情况,那么会使用内服或者外用维A酸类的药物,从而抑制角质细胞的过度分化。
另外补充下,除了在饮食上摄入一些动物食品,也可在平时多摄入一些颜色鲜艳的新鲜果蔬,如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番茄、南瓜、青椒、黄瓜、柑橘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
图4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