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面皮肤综合征1例

作者:陈佩瑜,耿岚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摘自《实用医学杂志》年第21期

病史

患儿男,7个月。因“腹胀、呕奶7个月”入院。

患儿系孕1产1,足月顺产,羊水Ⅲ度浑浊,无胎粪,量mL,出生体质量2.75kg,出生后因“吸入性肺炎”住院治疗,出院时患儿腹稍胀,母乳喂养,进食差,吞咽困难,间有呕吐。排糊状便4~5次/d,排便后腹胀减轻。

生后2个月呕吐、腹胀加重。3个月前因“发热、左下肢红肿”在我院住院,入院时体质量4.5kg,予左踝关节切开+VSD引流术及抗炎、洛赛克等治疗,鼻饲喂养。

出院后鼻饲间有呕吐,无呛咳,排糊状便2~3次/d,每次量少,仍有腹胀,予肛管排气及开塞露通便后腹胀好转。

2周前腹胀加重,呕吐1~2次/d,现再次在我院住院。

患儿自起病以来无抽搐,常哭闹不安,易惊跳,常有四肢抖动,睡眠时间短,常呈反弓状。

体格检查

体质量5.5kg,身高60cm,头围40cm。

营养不良貌,鼻梁塌,小下颌,前额突出,双眼斜视,双耳位低,神志清,哭声及声音响亮,高腭弓,三凹征(+),眉毛稀疏,皮肤粗糙,皮肤未见皮疹、色素沉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闻及喉鸣传导音;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胀,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和蠕动波。腹部稍紧张,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2~3次/min。

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稍高。生理反射存在。肛门指检无异常。

辅助检查

头颅MR左侧额叶为局限性皮层发育不良。

脑电图大致正常。

钡灌肠检查直肠下段狭窄,考虑先天性巨结肠不除外。

诊疗过程

完善各项检查。

腹部B超示左肾轻度积液,右肾集合系统分离。肝、胆、脾、胰未见异常。

膀胱左后壁弱回声团。

心脏彩超:未见异常。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染色体14q32.33区段检出kb微重复,根据DGV数据库未检索到相同片段。基因检测患儿父亲及母亲均有BRAF基因突变,核酸改变c.TG野生型;患儿为BRAF杂合基因突变,核酸改变c.TG(E16),氨基酸改变p.,DE,基因功能或关联疾病表型是心?面?皮肤综合征(CFC)。

入院后予回流灌肠治疗患儿腹胀无缓解,行腹腔镜检查见全部结肠及小肠明显充气,增粗,未见肠壁增厚,苍白及狭窄。病理检查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上段肠壁肌间神经丛中均可见神经节细胞,发育尚可。随后予内镜下胃造瘘行肠内营养治疗,口服硝西泮片治疗。

随访

1岁6个月起出现抽搐,表现为阵挛样发作,予加用苯巴比妥口服患儿症状无缓解,体重无增长。2岁4个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诊断

心?面?皮肤综合征(Cardio-Facio-CutaneousSyndrome,CFC)

讨论

近75%的CFC患儿有各种各样的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肺动脉瓣狭窄(PVS),约见于45%的CFC患儿,偶见肺动脉瓣发育不良。PVS既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例如房间隔缺损或肥厚性心肌病(HCM)等心脏缺陷联合发生(约占20%)。

皮肤表现是CFC患儿主要的临床特征,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卷发、鬓角头发稀疏、头发生长不良、胳膊汗毛及腿毛稀疏。皮肤大量获得性黑色素细胞痣是CFC显著的临床特征。仅10%CFC患儿眼睫毛正常。大部分患儿有毛囊角化病[四肢和(或)面部毛囊角化]。大部分CFC患儿由于皮肤角化过度不耐热、多汗、有狐臭。

大部分CFC患儿出现眼部症状,常见的有斜视、屈光不正、眼球震颤、上睑下垂、视神经发育不全等。与眼科相关的颅面部异常包括眼距过宽、内眦皱襞、眶上脊发育不全等。CFC患儿常见外耳畸形如耳位低下、外耳廓前后翻转等,CFC患儿普遍幼儿期生长发育迟缓,并常伴有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导致的喂养困难,包括胃食管反流、吞咽障碍、口腔感觉异常等。吞咽困难早期表现为产前羊水过多,患者出生后不能通过进食获得足够能量。约40%~50%的CFC患儿幼儿期需长期通过放置鼻胃管或者行胃造口术来维持营养供给。呼吸道并发症如呛咳、吸入性肺炎、慢性呼吸困难等也与患儿吞咽困难有关。胃食管反流患儿可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肠道蠕动相关便秘在CFC患儿儿童期也很常见并且可能是个终身的难题。本例患儿有喂养困难予胃造瘘喂养后体重有增长,而且患儿腹胀治疗后症状反复,与CFC消化道表现相符。

CFC患儿普遍出现神经异常并且严重程度不一。肌张力低下、运动迟缓、讲话迟缓、学习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的神经系统症状。40%~50%CFC患儿有各种各样的癫痫症状。婴儿痉挛症在CFC患儿非常常见。并发癫痫的CFC患儿单用抗癫痫药物很难控制,通常需要联合使用抗惊厥药物。本例患儿需联合用抗癫痫药物后惊厥仍不能控制。

年2个研究组证明了CFC是一个由4个基因突变导致的异质性疾病:BRAF、MEK1、MEK2和KRAS。不到75%的CFC突变阳性患者中有BRAF杂合基因突变。不到25%的CFC患者有MEK1(MAP2K1)和MEK2(MAP2K2)杂合基因突变。最常见的是MEK1p.YC错义突变。CFC患儿MEK突变蛋白功能研究显示其MEK突变蛋白均被激活。CFC是典型的从头杂合突变的结果,生殖系嵌合体的CFC患儿还未报道过。本例患儿是BRAF杂合基因突变。

正是由于上述CFC多系统病变,CFC患儿的多学科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例患儿在我院综合消化内科、神经科及外科多科治疗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体重增加。但CFC预后一般不良,应加强婚育的优生指导。CFC临床少见,临床儿科医生应加强对CFC的认识。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移动app后台开发包食宿
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x.com/mljhb/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