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需要哪些营养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七大类,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1、蛋白质。基本构成单位是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必需氨基酸8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婴幼儿还需要组氨酸。

(1)构成、更新、修补组织。人体组织细胞都含有蛋白质,约占体重的15%~18%,需要不断更新;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器官损伤和疾病均需要蛋白质来补充和修复。

(2)调节生理机能。人体内多种酶,都是单纯蛋白质或结合蛋白质,体内激素、抗体也都有蛋白质组成,可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

(3)供给热能。

(4)是体内其它含氮物质(如肌酸、嘌呤、嘧啶、胆碱等)的合成原料。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形体消瘦、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免疫力降低;严重时会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摄入过量:会增加肝肾负担。

2、脂类包括中性脂肪(三油甘脂)和类脂(磷脂和固醇类)。

(1)供给热能。

(2)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类脂存在于细胞原生质和细胞膜内,是大脑神经组织的组成部分。

(3)供给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和健康所必需的,对皮肤和血管有保护作用。

(4)促进维生素A、D、E、K吸收。

(5)促进食欲,增加饱腹感等。

缺乏脂类,会影响人体健康。摄入过多,可导致肥胖,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糖尿病等。

3、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多糖等)

(1)供给热能。占人体耗能的60~70%,也是心脏和脑组织的主要能量来源。

(2)构成身体组织,糖蛋白、核酸、糖脂等都有糖参与组成。

(3)保肝解毒。肝糖原能增强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对于四氯化碳、酒精、砷等有较好的解毒作用,能分解某些细菌毒素。

(4)保护蛋白质及防止酸中毒。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减少蛋白质消耗;防止脂肪氧化产生过多的酮体而造成酸中毒;

(5)多糖类中的纤维素与果胶能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肠道消化和排泄。

摄入量不足时,会导致低血糖,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等症状。摄入过多,容易造成热量过剩,导致肥胖。

4、矿物质。人体由多种元素组成,除碳氢氧氮外,还有钙镁钾钠磷铁锌碘等20余种人体必需矿物质)

钙:构成骨骼牙齿,支撑身体,是神经活动、核酸和能量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儿童易患佝偻病,老年人遇外力易骨折。

镁:与钙磷构成骨盐,保护骨骼牙齿。镁是多种酶的激活剂,是心血管系统的保护因子,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应激性,保持神经肌肉兴奋与抑制平衡。

缺镁,会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和细胞生长,使血浆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血清镁浓度下降,镁钙失衡,可出现易激动,心律不齐,神经肌肉兴奋性极度增强,幼儿可发生癫痫、惊厥;易发生血管硬化,心肌损害。

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其它呼吸酶的重要成分,参与氧的运输和组织的呼吸过程。

缺铁,容易贫血,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乏力,心悸头晕眼花,免疫力低下,指甲脆薄,反甲。儿童虚胖,精力不集中等。

锌:是人和许多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体内多种酶的组成,促进酶的活性;与核酸、蛋白质的合成、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的代谢以及胰腺、性腺和脑下垂体活动都有密切关系。

缺锌,生长发育迟缓,性成熟受抑制。食欲减退、味觉异常,有异食癖,伤口不易愈合。

碘:是甲状腺的主要成分。甲状腺素能调节体内基础代谢,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保持身体健康。

缺碘时,甲状腺肿大,孕妇早期缺碘可使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聋哑、身体矮小。

5、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维生素A(视黄醇):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与分化;参与视紫质合成,维持正常视觉;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组织的正常分化,有助于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和骨骼发育;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抑制癌症作用;改善铁的吸收和运转。

缺少维生素A,易皮肤粗糙干燥,皮肤防御能力降低,易感染疾病;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时致夜盲症;角膜干燥、发炎、溃疡等系列变化,球状结膜上出现泡状银灰色斑点。孕妇缺乏时,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幼儿缺乏时发育停滞或不良。

摄入过多可中毒。

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吸收利用,健康骨骼牙齿。

缺乏维生素D,婴幼儿易致佝偻病,表现为多汗、烦躁不安,手足抽搐,骨质脱钙,软化,骨骼明显畸形,成人可出现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孕产期妇女可出现长骨、扁骨、软骨变形,易骨折,全身疼痛,尤以夜间为甚,多在腰背部沿脊椎放射。

摄入过多,会引起中毒,主要由于长期大量服用浓缩鱼肝油所致。

维生素E:是α、β-生育酚和α、β-三烯生育酚等八种物质的总称。

功能:作用于性腺的上皮和生殖细胞,维持生殖机能;是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抵御体内对人体不利的氧化物,可延缓人体的衰老进程,对预防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缺乏维生素E,可引起红细胞数量减少及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出现大细胞性溶血性贫血。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溶血性贫血习惯性流产和不孕症。

维生素B族包括硫氨酸B1、核磺酸B2、尼克酸(B5和PP)、吡哆素B6、钴胺酸B12、叶酸、泛酸B3和生物素(维生素H)8种。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抗神经炎因子或抗脚气病因子。主要作用于糖的代谢,还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促进食欲,维持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

缺乏时,糖代谢以及有关代谢就不能正常进行,相关组织就会受损害,如神经组织。缺乏时易患脚气病。

维生素B2是体内各种代谢中氧化还原传递氢的重要物质,又是多种酶的辅酶,能促进生长,维护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对眼的感光过程、晶状体的角膜呼吸过程有主要作用。

缺乏时,会影响细胞的氧化作用,物质代谢发生障碍,可引起各种炎症,如口腔炎、口唇炎、舌炎、眼睑炎,出现怕光流泪视力模糊等症状;还可出现脂溢性皮炎、阴囊炎、外阴炎等。

维生素PP(烟酸、尼克酸、抗癞皮病因子)。是辅酶Ⅰ和辅酶Ⅱ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组织细胞氧化还原过程中起到传递氢的作用,还可促进消化,维持神经与皮肤的健康。

严重缺乏时出现癞皮病,“三D”(皮炎、腹泻、痴呆)症状。

维C:抗坏血酸,可防治坏血病。是活性很强的还原性物质,可促进组织中胶原的形成;利于铁的吸收,促进贫血的恢复。促进无活性的叶酸转化为有活性的亚叶酸,防止儿童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与各种金属离子络合,减少铅、汞、镉、砷等毒物的吸收。参与肝脏内胆固醇的羟化作用,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

缺乏时,可出现坏血病,早期症状为食欲不振、乏力,肌肉痉挛、精神烦躁,齿龈发炎、红肿、出血。重者可见皮下、肌肉关节出血及血肿形成,毛囊角化。

6、水是生命之源。构成人体组织,占成人体重50~70%;参与机体代谢和运送营养;调节体温;维持消化吸收功能;作为润滑剂。

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应注意饮水量及水质。

7、膳食纤维(包括多糖类和木质素)是人体在消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1)促进肠蠕动,有利通便,防止便秘,解毒防癌。

(2)预防疾病,抑制胆固醇吸收、增加胆酸排泄,降低血清胆固醇。在肠道影响血糖吸收,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3)控制肥胖,有饱腹感,减少热量摄入。

长期缺乏,易患便秘、痔疮、直肠癌、糖尿病等。

摄入过多会影响钙磷铁镁离子吸收,产生肠胀气,大便次数过多。

赞赏

长按







































北京最有效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x.com/mljhb/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