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主要累及面部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国人群截面统计痤疮发病率为8.1%。但研究发现超过95%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痤疮发生,3%~7%痤疮患者会遗留痘印、痘疤,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赖维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临床医生对痤疮的治疗方案存在很大差异,有些治疗方法疗效不肯定,个别方法甚至对患者造成损害,因此,推出行之有效的痤疮全病程优化治疗方案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大会主席:医院赖维教授
姜薇主任:分级、分阶段治疗痤疮经验分享
对于皮肤科常见病痤疮的治疗体会,姜薇主任结合自己遇到的典型病例,讲述了痤疮的4个分级以及相对应的治疗方法。
医院姜薇主任
姜主任在讲座中介绍,临床上将痤疮分为3度4级。对于痤疮的治疗,姜主任将其总结起来就是,外用药物治疗是痤疮的基础治疗,轻度及轻、中度痤疮可以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中重度及重度痤疮在系统治疗的同时辅以外用药物治疗。
外用维A酸类药物可作为轻度痤疮的一线用药、中度痤疮的联合用药以及痤疮维持治疗的首选药物。其常用药物如阿达帕林,其在耐受性和安全性上优于全反式维A酸和异维A酸,通常作为一线选择用药。至于如何使用,姜主任建议,睡前在痤疮皮损处薄涂,要注意逐步建立耐受,从而减少药物使用部位出现轻度皮肤刺激反应如局部发红、脱皮现象。
陆振中主任:中外痤疮指南解读
陆振中主任介绍说,尽管痤疮的发病率受地理位置影响,但是不同国家在制定痤疮治疗指南时,其总体原则依然是按照痤疮的分级来选择治疗方法,只是不同指南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各国指南公认的。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修订版)》将痤疮划分为“3度4级”,并在制定时结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我国所特有的痤疮治疗手段,该指南对痤疮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特殊人群的痤疮治疗、痤疮后遗症处理、痤疮患者教育和管理等内容,该指南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体现了中国特色。
医院陆振中主任
痤疮的治疗方法较多,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陆主任认为,任何一种痤疮治疗方法都难以全面有效覆盖痤疮发病机制的所有环节,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国际上在痤疮的药物治疗上方法基本一致,但每个国家又根据自己的特点在治疗上有所区别。对此,陆主任介绍了几种痤疮局部治疗药物。
外用维A酸类药物:中国指南、国际指南及美国指南均将外用维A酸的适应证列为轻度粉刺型痤疮的一线用药或联合外用或口服抗菌药治疗混合型或炎症为主的痤疮,其中阿达帕林具有更好的耐受性,通常作为一线选择。而对于痤疮维持治疗也很重要,常作为首选推荐。
过氧苯甲酰:过氧苯甲酰或联合红霉素/克林霉素可有效治疗痤疮,建议作为轻度痤疮的单药治疗,或与外用维A酸类药物或全身抗生素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
外用抗生素:因其耐药风险不推荐单药治疗(如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建议和过氧苯甲酰、外用维A酸类药物或者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不推荐长期使用,不作为抗菌药物的首选。
陈力主任:痤疮为何需要维持治疗?
研究表明,44%的痤疮患者易复发,而痤疮复发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痤疮是一种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过度分泌脂质;②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③在炎症介质等的作用下出现炎症反应;④嗜脂及厌氧的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增加。
医院陈力主任
为什么痤疮易复发?陈力主任指出,痤疮复发始于微粉刺,而微粉刺是痤疮形成的重要初始环节,存在于所有炎性及非炎性痤疮之前。在痤疮患者非皮损区也存在微粉刺。
如何阻止微粉刺的形成?陈主任介绍,维A酸类药物通过与活细胞核内特定受体结合而逐渐发挥作用。外用维A酸类药物可促进毛囊角化逐渐恢复正常,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的黏着性,减轻毛囊闭塞和微粉刺形成,从根本上阻止早期痤疮的产生,并且减少痤疮复发。它还可以同时减轻痤疮愈后遗留的色素沉着,并且没有抗生素耐药性的顾虑,可以全面有效的治疗痤疮。因而是痤疮治疗的首选药物。
阿达帕林是第3代维A酸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表皮细胞分化,抑制毛囊异常角质、粉刺形成的作用外,还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具有比第一代和第二代维A酸类药物更好的耐药性,通常作为维A酸类药物的首选。但要注意,外用维A酸类药物常会出现轻度皮肤刺激反应,如局部红斑、脱屑,出现紧绷和烧灼感,但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可逐渐耐受。因此,陈主任建议患者,可采用较低起始浓度、小范围使用,减少使用次数等措施,有助于增加患者依从性及避免严重刺激反应的发生。
由于痤疮的慢性过程和易复发的临床特点,因此无论哪一阶段的痤疮,在原有症状改善后,进行维持治疗对于患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有效减轻和预防痤疮复发。维持治疗根据情况可坚持使用3~12个月,每日外用维A酸1~2次,维持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的改善可以每日1次,隔日1次甚至每周2次。
在讲座中,4位专家均强调痤疮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规范治疗的同时,需将健康教育、科学护肤及定期随访贯穿于痤疮治疗始终,以达到治疗、美观、预防于一体的防治目的。如1)限制高糖和油腻饮食及奶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的摄入;2)适当控制体重、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及过度日晒;3)痤疮尤其是重度痤疮患者易出现焦虑和抑郁,需配合心理疏导;4)选用控油保湿清洁剂洁面,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皮屑和微生物的混合物;5)清洁后,要根据患者皮肤类型选择相应护肤品配合使用等。痤疮呈慢性过程,患者在治疗中需要定期复诊,根据治疗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及护肤方案,从而减少后遗症发生。
总的来说,对于痤疮的治疗,科学合理用药是非常重要的,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几乎所有的痤疮都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编排:瑞雪
校对:兰叶
戳“阅读全文”,一起看“精彩回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