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意义上的所谓激素,即糖皮质激素。自年首先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获得惊人效果以来,迄今已半个世纪了,因其所具有独特的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功效,而被广泛用于临床。激素的合理应用确实挽救了一大批危重病人,也使一些病人的症状得到了缓解,但如今有人误传激素能治百病,“见热就退,遇痛即止,使饭量少者增加食欲,使瘦者变胖,使忧郁者欣快……”,致使盲目、长期、大量、滥用激素的现象普遍存在,由此而导致很多严重不良后果,致残、致死的病例屡有所见,其危害不容忽视。
常见12大不良反应
1.诱发或加重感染
激素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削弱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诱发皮肤、肺、肠道及泌尿系统的感染。2.水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压
激素具有排钾保钠的生理功能,故常引起低钾血症,大剂量应用可出现肌肉麻痹。水钠潴留及增加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可引起水肿及高血压,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
3.糖调节异常
激素通过其增加肝糖原异生、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拮抗胰岛素和加强胰高血糖素等生理作用,引起葡萄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4.内分泌紊乱
长疗程(大于6个月)、大剂量应用激素易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甚至出现肾上腺皮质危象。
5.消化系统症状
出现食欲增加、恶心、腹胀、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等。与水杨酸衍生物(如阿斯匹林等)并用能增加溃疡的发生率,甚至导致出血或穿孔。6.手足搐搦
可抑制1,25-(OH)2D3的生成并抑制肠道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致使血钙降低,诱发手足搐搦。7.肌肉、骨骼障碍
大量激素使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出现肌无力、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可致病理性骨折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或致畸
激素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妊娠期间服用有可能造成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轻度迟缓,妊娠早期大量应用可致畸。9.皮肤症状
皮肤萎缩、紫瘢、瘀癍、痤疮、毛细血管扩张、毛囊角化等。
10.眼部症状有可能引起青光眼和白内障。
11.精神症状
欣快感、激动、不安、谵妄、定向力障碍,也可表现为抑制。
12.撤激素反应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治疗后突然停药,可出现头晕、昏厥倾向、腹痛或背痛、低热、恶心、呕吐或原病情复发,甚至发生颅内高压。
杜绝滥用激素现象1.掌握指征
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严格掌握应用激素的适应证,决不能为博取病人一时的欢心或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而滥用激素。
2.规范用药
患者切不可将激素当成退热止痛的“灵丹妙药”,擅自购买或加大剂量,延长疗程。努力寻找最小维持量或采用间歇疗法,病情稳定后有计划地逐步停药或改用其他疗法。
3.谨慎使用
用药前,要仔细权衡利弊,特别对有心脏病或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全身性真菌感染、青光眼、高脂血症、高血压、重症肌无力、骨质疏松、溃疡病、肾功能损害或结石、结核病等,更要慎用。
4.用药追踪
保持密切的医患联系,及时报告所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以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把不良反应减少至最小,杜绝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