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WC熊孩子给酷孩子做的威士忌,你

前几年有个某单一麦芽威士忌广告,一个穿着格子衬衫的老头坐到炉火旁,给自己倒上一杯,静静喝了四十分钟。

这个让人发狂的创意掐中了威士忌“一杯一世界”的迷人之处,让人直呼到位。唯独,在演员的选择上实在没有新意。

这不是第一次威士忌广告犯下这种“政治不正确”错误了。比如在电影《迷失东京》里,即使是那个咱们都知道的日本威士忌,在拍广告时也要找来魅力十足的白人男演员比尔·莫瑞,还得在摄影机前举杯做出的动作。

只有血统纯正并且年纪到了的人,才能感受到威士忌的魅力。

意思很清楚了。

想调出数据看三十年以前的威士忌消费者到底长什么样,抱歉你肯定找不到,那时候没人会去统计这个因为这根本也没什么可调研的,所有人都知道:白人,老年人,鼻头微微发红,OK,这人是我们的潜在消费者;没长成这样的朋友们,抱歉我们不想服务你们,因为不管我们做什么,你们也都不会来消费的。

“威士忌爱好者用户画像”

世纪之交威士忌曾经走入谷底,那段情境我们未曾经历,但我们知道,那时候的酷孩子坚决不会碰它。

但今天又是怎样呢。

一项研究表明,在这一次威士忌热潮中女性威士忌消费者的比例已经到达历史最高点,而威士忌消费者整体的平均年龄已经下降到40岁以下。

时代改变了,酷孩子也开始喝威士忌。

但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并不存在给酷孩子喝的威士忌——别说给“熊孩子”喝的了。

直到三兄弟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年轻人喝威士忌的难题。

什么?年轻人的字典里才没有等待,直接点击最底下的“阅读原文”,京东上购买。抢先享用刺激热辣的威士忌!

长这样的威士忌,今天本文的主角↑

有点歪了,让我们给那些好奇的孩子们仔细来扒一扒:这三兄弟分别叫Runcy,Declan和Catawall,和你对威士忌饮者的想象一样,这三个人都留着胡子,头戴礼帽,用精致的杯子盛点琥珀色的液体,在鼻子前晃来晃去。他们的职业是威士忌猎人,四处搜索还没被装瓶的威士忌,如果找到好酒他们会选定下来,然后装瓶卖掉。

一天,三兄弟来到北威尔士度假。说是度假,其实是换个地方抽烟、喝酒、吃火腿。没过一会小屋就被烟头和酒瓶淹没了。这天晚上,三兄弟听到门外的垃圾桶发出窸窣的声响,他们战战兢兢地抱成一团去查看。传说北威尔士有狼活动,更邪乎的说这个地方闹鬼。三个人鼓足勇气打开门,见到一个瘦成皮包骨的年轻女子正在翻看他们的垃圾桶。很明显她营养不良,头发油腻绞在一起。出于同情,三兄弟把吃剩下的肉片奶酪和火腿装在小桶里,送给了眼前的可怜人。

第二天他们打开门时发现了小桶,食物倒是吃得一干二净,但桶里却出现了一张漫画,描述着昨夜三人送食物的故事,画面洋溢着女人的激动和欢欣。之后的每一天他们都继续这么做,女子也每天都用漫画回报他们。

到了第四天晚上,三兄弟动了歪脑筋。这次他们把食物放在车的后备箱里,女子也寻着香味钻进“陷阱”。她很快意识到陷入危险,挣扎着,四处撕咬,发出了不属于人类的声音。三人竭尽全力才稳定住女子的情绪。后来女子学会了说话,他们才知道她幼年落入狼群,由野兽抚养长大。后来就独自游荡在北威尔士的荒野,寻找残羹剩饭养活自己,但每次都会留下漫画当作酬谢。

三兄弟决定把她当做女儿抚养,给她取名Emily,送她离开北威尔士的穷乡僻壤去读艺术学院,发挥她的绘画天赋。她牢记三兄弟的恩情,从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艺术创作工作。后来,她听闻三兄弟从沼泽地区捡回三个年轻人:Tom,BenandJustin,成了自己的兄弟。而收养来的三个弟弟继承了父辈的威士忌事业,开始独立灌瓶。正巧,他们的作品需要酒标,Emily便义不容辞地站出来帮助父辈的事业,为绘出一个个令威士忌老饕们津津乐道的酒标。

这便是,ThatBoutique-YWhiskyCompany(TBWC)的故事。

如今,他们在全世界寻找好喝的威士忌,配以极为精致的漫画酒标,这些酒标或在讲述蒸馏厂故事,或在解释酿造工艺,或者就是一些只有懂行的人才能看明白的“梗”。

TBWC的“创始人”和他们的作品

如果你是个年轻的威士忌爱好者,博学而兴趣广泛,对于未知有着洞悉窥探的热情,但又很难轻易沦为拥趸,这意味着,你会因为威士忌本身的美而受到吸引,但同样也很难轻易臣服;它可能是你探索又一个新世界的通道,但你不会轻易把方向盘交出去。

如果这是你,那你不可能不知道TBWC。

当然啦,即使不知道,任何时候去了解它都不算晚。不如就从上边这个TBWC如何创建的故事开始?

只不过,就在你即将眼眶湿润感慨人间自有真情在时,我们得告诉你,这个故事是假的。

Emily是就读于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但她并没有被三个男人供上学,更不是由狼群抚养长大,她为ThatBoutique-Y画酒标也不是出于报恩,而是正常工作。

这才是真正的ThatBoutique-YWhiskyCompany(TBWC),在这个大家都拼命把家谱往前翻的时代,只有他们敢这么胡来。

TBWC,熊孩子给酷孩子做的威士忌。

他们是整个威士忌世界中最容易相处的老师,真诚俏皮,同时知识量丰富,用不严肃的方式撬动了威士忌在年轻人心中的固化形象,灌输的是对待威士忌的严肃态度,同时也在不断打破威士忌世界的固有规则,推动这个过去或许略显陈旧的行业不断向前。

苏格兰有个神秘蒸馏厂开在高地泥煤区,生产少有的高地泥煤威士忌。这家蒸馏厂叫阿德莫尔(Ardmore)。

年一个叫Adam的年轻人为了给家族所有的调和威士忌增加产能创立了Ardmore蒸馏厂,当时只架设了两台蒸馏器,并且只为调和威士忌供应原材料,之后在年和年分别增加了2台和4台,并开始将自己的单一麦芽威士忌装瓶销售。

Ardmore属于那种知道的人不多,但行家都很喜欢的蒸馏厂。为什么大家会喜欢,一方面蒸馏厂很有性格,目前绝大多数苏格兰威士忌厂都选择冷凝过滤处理装瓶前的威士忌,而Ardmore选择的是滤片过滤,在苏格兰独树一帜;另一方面,他们的作品往往会有令人惊艳的风味出现:或是鲜香的菌类,或是多汁的熏肉,或是沁人心脾的植物气息,总之,在你开启一瓶非常态年份款之前,你的确很难完全预期到你会喝到什么味道。到今天,很多优秀蒸馏厂的作品往往好喝得意料之中,但这绝不是Ardmore。

Ardmore系列装瓶第一版的清晰酒标

在为Ardmore所装小批量威士忌的酒标上,TBWC画上了“威士忌之橡木桶一课”的板书,把橡木桶,这个为威士忌带来魔力的容器一一拆解开,为每个部件贴上了名称的标识。

到这里你大概已经了解TBWC的做事方式了,因此你一定会好奇,这张酒标除了要把关于橡木桶的知识点说明白之外,肯定还有个梗藏在里边。

猜得不错,刚才我们提到了Ardmore的创始人Adam,咳咳,他们的整个家族姓氏是“Teacher”。TBWC一语双关,机灵得要命。

看到这个酒标,像是又回到第一次被TBWC漫画标击中的那年。如果你像我们一样,曾经是一个孤独的威士忌爱好者,周围朋友都被威士忌曾经展现出那种故作正经的腔调给吓跑,那么这瓶酒恰恰是把他们拉进这个美妙世界的最佳选择。

来自Ardmore惊喜频出的酿造,TBWC谨慎却又大胆的选择,据说这支酒有着混合了烟草和蔓越莓的香气,入口是多汁的热带水果混合多种香料的呈现,到余味又回到烟草的表演,但具体什么味道,还真得你亲自买一瓶来尝尝,我们的经验是,Ardmore的酒往往比酒评精彩多了。

所以,来不及解释了,赶紧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进入购买链接吧,不进去你都不知道,这支酒的价格是多么划算。听说新用户还有惊喜优惠好礼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x.com/jhxsz/8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