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谈谈角质这个问题
现代人因接触外在环境条件变差,饮食不均衡、生活作息不正常、熬夜、抽烟、喝酒、情绪等因素影响,常会使得新陈代谢速度减缓,不正常的代谢使得角质细胞无法自然脱落,厚厚地堆积在表面,导致皮肤粗糙、暗沉,所搽的保养品,往往也被这道过厚的屏障挡住,无法被下面的活细胞吸收。
因此,我们要预防角质增厚。肌肤表层每周都会新陈代谢,过多的老废角质堆积于肌肤上会造成肌肤负担,因此利用去角质去除肌肤表面的老废角质,让肌肤重新呼吸。
所以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该怎么正确的去角质
首先,我们得明白!
什么是角质!
角质层作为人体皮肤的第一道屏障,既能抵御外界对皮肤的侵害,也是皮肤吸收水分及其它营养的基础,同时也有助减少水份蒸发,使皮肤保持湿润。
角质可以说是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我们俗称:死皮。一般来说,其老化的角质层细胞是会自然脱落,老废角质做不到自然脱落,就会堆积在皮肤表层,让你的皮肤看上去黯淡粗糙。
那什么时候该去角质嘞?
1.皮肤看起来感觉有些暗沉,同时摸起来的触感也有点粗糙不平滑;
2.在使用精华液和面霜之后,感觉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护肤品都“浮”在皮肤表面而不能迅速被肌肤吸收。
注意事项
以下为百度建议:
不需刻意祛角质的肌肤类型
柔软的皮肤不用去角质
表皮细胞由表皮的最深处(基底层)产生,一层层地往外推,到了表皮的最外层(角质层)便“生命结束”,变成皮屑自然脱落。这个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28天周期,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周期会自然延长。
年轻肌肤
健康的年轻肌肤,透着青春的光泽,角质细胞生生死死代谢正常,就完全没有必要专门去角质。即使偶尔显得疲惫,或防晒不充分被晒了一下,皮肤显得有点暗、有点闷,也只要好好休息,很快就能恢复。
勤于保养的皮肤
即使你已不算很年轻,但是勤于保养:每天都分卸妆、洁面两步温和地彻底清洁皮肤(最表层的老化角质会被自然带走);使用的保养品能“提升细胞活力”、“促进新陈代谢”;又每周用保湿/美白/营养面膜进行深层护理,令皮肤柔软、滋润、有光泽,同样没有必要再专门去角质。
只有特油特厚特粗糙的皮肤(多为男生)才需要定期使用清洁面膜从不保养的成熟肌肤刚开始保养时、或过于劳累而令成熟肌肤显得晦暗不光洁时,可通过去角质促进皮肤更新,但仍不必定期持续地去角质。
粉刺痘痘皮肤
很多人以为发痘痘、粉刺就是因为油脂分泌过多,堵塞毛孔,所以特意用清洁面膜来加强去角质。其实不然。痘痘、粉刺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性激素的代谢发生变化所致,饮食、生活习惯、环境等都可能造成这种影响。很多女孩子在生理期会发痘痘,就是因为这个时期有抑制皮脂分泌作用的雌激素水平下降,而能刺激皮脂分泌雄激素水平相对增高。但这反映在皮肤上只是非常局部的,专家介绍:痘痘皮肤的角化过度,仅限于毛囊皮脂腺导管的细胞角化过度,其他皮肤的角质代谢依然正常,所以并不需要特别去角质,只需用专门的祛痘产品疏通毛孔中的角质堆积,抗菌消炎即可。
红血丝皮肤
不管是偏干或偏油的红血丝皮肤,都是表皮层很薄(能看到真皮层的微细血管)、水脂膜屏障功能受损的皮肤,所以特别容易受外界侵害而引发刺激、过敏。这样的皮肤,即使在皮肤测试中测出有老废角质,也不要去角质。因为,屏障功能受损的皮肤,就犹如一件有破洞的衣服;可就算是破衣服也多少能“挡挡寒”(低御外界侵害)啊,在“新衣服”做好之前,就别把那些稀稀拉拉的“破须须”(老废角质)剪掉吧。
最最重要!
怎样鉴别自己的肤质及各类肤质去角质频率?
这是一个皮肤科医生提供的简单鉴别方法,大家回去可以测试一下。
油性皮肤:洗脸后,30分钟内皮肤开始出油;
?油性皮肤角质层较厚,让老化的角质不易剥落,需要酸类物质去角质,1-2周进行一次;
干性皮肤:洗脸1小时后皮肤仍感觉干燥;
?由于干性肌肤的角质层比较薄,所以容易受到刺激,建议别过多去角质。夏天半个月到一个月,冬天一到两个月进行一次
混合性皮肤:洗脸30分钟后到1小时内,皮肤部分(如T型区,额头、鼻部和下巴)油腻,部分(如脸颊)干燥;
?混合性皮肤应在去角质时注意去T区的角质,因为T区会比较油腻,去除频率大约一周一次就可以。
敏感性皮肤:皮肤遇冷预热会发红发痒,会有化妆品过敏。
?建议别过多去角质
问题肌肤去角质:
?粗大毛孔肌肤:选用深海植物制成的脱角质乳,也可以使用含海藻成分的脱角质乳,这个就比较适合中干性皮肤者使用,用来脱掉表皮不健全的角质。
喽喽我本人是混合肤质,因为每天都会用洗面奶或者蜜皂,洗脸,
如果不擦防晒,隔离,不化妆,我也隔天会用下卸妆膏
我一个月都用不上一次去角质~
因为我感觉我吸收的还可以~所以,我完全没想过要可以定期去角质~
以上内容整合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后~~最后~~感谢看完此文的亲故们!!有什么你们想了解的!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意见!欢迎留言提出!!小编一定会尽力努力做功课!给大家福利的!!感谢你们的支持~爱你们~么么哒哟~
想了解更多韩妆护肤心得,请长按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