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青少年及成人的常见皮肤疾病。在就诊患者中,约2/3患者是女性患者;其中,年龄大于25岁的成年女性患者约占1/3。痤疮迁延不愈对患者造成了显著心理负担。
寻常痤疮的治疗主要针对其发病的四个关键环节:毛囊过度增生和角化、皮脂生成增加、痤疮丙酸杆菌繁殖以及炎症反应。
痤疮的激素治疗并不在常规治疗方案中,但激素可以作用于毛囊皮脂腺单位,参与毛囊增生角化以及皮脂产生这两个环节中,对痤疮的发生及病情迁延反复产生重要影响。
此次欧皮会,来自英国HarrogateDistrict医院(HarrogateDistrictHospital)的AlisonLayton教授为我们带来专题“HormonaltreatmentofacneinAdultFemales”,分享成年女性痤疮的激素治疗进展。本文对AlisonLayton教授的演讲内容进行整理,供交流学习。
1
激素在成年女性痤疮发病中的作用
AlisonLayton教授指出,尽管与痤疮发病相关的激素众多,其中雄激素的作用最为显著。
雄激素可以增加皮脂分泌,皮脂分泌量增加会造成皮脂和角质在毛囊皮脂腺中堆积,进而造成毛囊堵塞、粉刺形成,此外,皮脂分泌增加也为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场所,最终共同导致痤疮炎症形成。
多数成年女性痤疮患者外周血检测激素水平正常,但是在月经周期中雄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对痤疮的产生影响,约78%的患者出现月经前痤疮加重。研究发现33岁以上的女性患者比20~33岁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月经前痤疮加重,并且在慢性持续性痤疮患者中更易出现。
此外,与高雄激素相关的内分泌疾病也可以引起痤疮的反复迁延不愈,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脂增生症,较少见的还有肾上腺或者卵巢肿瘤。
外周血循环中的雄激素主要来自性腺及肾上腺,多数患者外周血的雄激素水平都是正常的,但痤疮患者毛囊皮脂腺中的雄激素水平较高,这可能与皮脂腺及角质形成细胞的5α还原酶的活性增强、雄激素受体高敏感有关。
此外,皮肤毛囊皮脂腺单位自身可以产生雄激素,并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将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代谢成为具有组织亲和力的睾酮及二氢睾酮(DHT)。
2
激素治疗的机制及现有选择
AlisonLayton教授提到,痤疮激素治疗的目的是降低雄激素对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作用,从而减轻痤疮。
减少雄激素局部作用的途径包括:抑制雄激素产生、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产生、抑制5α还原酶活性(阻止雄激素类型转换)、抑制雄激素在靶组织的活性。
AlisonLayton教授对现有的可选择药物进行一一梳理:
1)含有雌孕激素的复方口服避孕药物
诸多研究证明含有雌孕激素的复方口服避孕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