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喘,就是憋气、憋得难受,气喘、又喘不动,浑身难受。”说起一年多以前的发病经历,69岁的李奶奶仍然有些恐惧:“开始那俩月,憋得慌,觉得要死人啦,一阵子轻,一阵子重,不想麻烦孩子们,就忍着,后来就加重了,忍不了啦,到医院一查,哎哟,肺癌!觉得天都要塌啦,一辈子就这样啦!”
对此,患者家人说:“刚出现憋喘症状的时候,就是年1月初,因为右侧髋关节疼痛,医院住院,做了股骨头置换手术。当时就确诊了‘肺癌并骨转移’,只是因为老人年纪大了,没告诉她。”
其实,老年人被发现患肺癌,亲属隐瞒实情,并非上策。疾病的发展,不会因为善意的隐瞒而停滞。年3月5日,患者因“反复憋喘2月、加重5天”,医院呼吸内科,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
肺癌压迫气道
呼吸衰竭怎么治疗?
李奶奶医院呼吸内科,医务人员发现她的身体状况并不太好,确诊高血压病6年、糖尿病6年,平时吃药也是看心情,家人说:“感觉不难受的话,她就会停止吃药几天,这一次,憋喘的症状越来越严重,突然来一个呼吸衰竭,她又是肺癌晚期,让我们全家都很紧张。”
医院呼吸内科李军副主任医师组织多学科会诊,研究紧急治疗方案,建议“转入肿瘤介入科,行气管支架置入+放疗姑息治疗”。
“入院之初,我们安排患者去做颈部+胸部CT,一离开病房即出现严重憋喘,闻及大量痰鸣音,即刻返回病房,给予吸痰,发现吸痰管难以进入,有梗阻感,患者憋喘逐渐加重,这时候的心率是-次/分,血氧饱和度是80%-90%,我们考虑是大量痰液堵塞气管插管,立即联系麻醉科医师,前来紧急处理。”李军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在麻醉师的协助下,拔除原有气管插管,可见大量痰痂附着堵塞,呈暗褐色,给予更换气管插管,吸出大量粘痰,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血氧饱和度升至%,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经过全面检查,患者病情进一步清晰:肺癌并纵隔转移,Ⅰ型呼吸衰竭,气道梗阻,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右侧股头置换术后。
简单地说,气道梗阻,憋喘逐渐加重,呼吸衰竭,一切原因皆在肺癌。年3月11日上午,肿瘤介入科主任左太阳、主治医师杜贞华为患者实施气道支架置入术。左主任介绍说:“支架置入全过程5分钟,型号为10mm×6cm的1枚支架,较好地解决了憋喘。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稳定于95%以上。”
肺癌晚期骨转移
输液港解决化疗难题
“本以为放上了支架,不憋喘了,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大事儿了。没想到,还需要化疗。”患者家人忧心重重:“怕她耐受不了化疗药物的刺激,又怕癌细胞转移得太快,不知道还能不能活过三五个月。”
能不能耐受化疗?能不能控制住转移?还能活多久?
这,几乎是所有肿瘤患者的家人想得最多的三大核心问题。
年3月13日,肿瘤介入科为患者实施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肺小细胞癌。
为解决长期化疗的输液难题,肿瘤介入科于年3月16日行输液港植入术。
输液港,植入式给药装置(PORT)的通俗称呼,一种完全埋入皮下的血管通道系统。据了解,通过介入手术,将“输液港”埋入体内,为患者提供长期的血管通道,把复杂的药物输注变为简单的经皮穿刺,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
自年3月20日至年5月21日,患者李奶奶在医院接受EP方案全身化疗,共13周期。各项检查结果提示,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其家人说:“以前,医院打化疗,他不住院、在家的时候,医院一趟,冲洗戴在身上输液置管,医院冲管的话,置管就废了,还得再做一个,又遭罪,又花钱。相比之下,我母亲身上的这个‘输液港’,很方便,很安全,关键是避免了化疗药物的刺激。”
肺癌晚期怎么治疗
患者与家人均需知道MDT
一旦确诊,就是晚期的肺癌患者,到底应该怎么选择治疗方式?
或者,有人会问,人一旦到了肺癌晚期,还有没有能够扭转局面的治疗方法?
这些问题的背后,医院的选择。以患者李奶奶在年3月5日医院呼吸内科的会诊为例,左太阳主任介绍说:“当时,呼吸内科组织的会诊,医院肿瘤MDT体系的一部分。所有的肿瘤患者家属,都应该对MDT的有所了解,这样才有助于后续的治疗。”
*资料图片
MDT是多学科诊疗模式的简称,由内科、外科、肿瘤科、放射科、病理科、内镜中心等科室专家,联合会诊得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并系统地、高质量地执行该治疗方案。在发达国家,MDT已成常态。英国已经立法:每一位癌症病人都需经过MDT综合治疗。MDT把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有机地结合,实现肿瘤精准治疗。
医院是省内较早实行MDT医院,左太阳主任建议:任何一名患者在被确诊为肿瘤之后,应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医院,了解他们对于肿瘤治疗的综合实力,需要知道MDT是怎么回事。肿瘤治疗的专业分工已经非常细致,普通人不可能详细了解每一种治疗方法。医院之间的对比,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弯路。
更多肿瘤微创介入治疗问题,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