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爱美的姑娘认为,皮肤需要定期“深层清洁”才能保持细腻和健康,这样的观念随着各种去角质产品和洗脸刷的推广,成为爱美女生的共识。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面临面部“过度清洁”的问题。
为什么不能过度清洁?
皮肤有一层清澈透明的脂质层覆盖在表面,我们称之为皮脂膜。皮脂膜主要来源于皮脂腺分泌和表皮细胞的脂质,由角鲨烯,蜡酯,胆固醇,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甘油单酯和游离脂肪酸等组成。
很多文献报道表明,多种皮肤问题都与皮脂分泌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比如痤疮、特应性皮炎、黄褐斑等。那么,这层脂质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屏障作用皮肤表面脂质对于皮肤锁水能力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道保障,可防止皮肤水分过度蒸发,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挡外界对皮肤的刺激,当然这也包括抵挡外界水分和其他物质大量的进入,使皮肤的含水量保持正常。
▍滋润作用皮脂膜的脂质可以有效的滋润皮肤,使皮肤柔韧、润滑、富有光泽。
▍抗感染作用皮脂膜的一些游离脂肪酸能够抑制某些致病微生物的生长。
▍维持皮肤菌群稳定性人体皮肤表面分布有大量的常驻菌群,其中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和棒状杆菌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维持平衡、不致病,同时可以抑制其他有害菌的生长。
当爱美的姑娘频繁的做深层清洁、去角质、皂基产品去油、热水洗脸、洗脸刷硅胶刷反复摩擦皮肤表面,追求皮肤的干涩清爽及“洁净感”,都可能会对皮肤的表面脂质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出现什么情况可能是过度清洁了?
▍青春期不长痘,30多岁却开始长了痤疮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包括激素水平、皮脂腺分泌水平、毛囊角化异常、心理、遗传倾向等,但同时也有研究发现皮脂组成的改变也是导致痤疮的原因之一,尤其在成年女性痤疮的发病上。
痤疮患者面部提取的皮脂亚油酸(阻止粉刺形成)含量偏低,角鲨烯(可促进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含量偏高,同时过度清洁导致皮肤表面皮脂减少会促进皮脂腺进一步分泌,导致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而痤疮丙酸杆菌可将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代谢为游离脂肪酸,进一步刺激皮脂分泌速率加快,痤疮丙酸杆菌的浓度再随之增高,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面部痤疮发作。
▍皮肤“内油外干”除了皮脂膜对皮肤的保护作用之外,角质层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屏障功能,角质层是皮肤细胞生命周期的最终产物,由皮肤的基底层细胞分化而来,它有规律的生长分化、定期脱落,从而完成更新。角质细胞是角质层的基本结构,是“砖墙结构”的砖块。细胞间脂质是“砖墙结构”的水泥和灰浆:主要由脂肪酸、神经酰胺和胆固醇等组成。而角质层细胞内的天然保湿因子(NMF)也是皮肤保持滋润的重要因素之一。
反复“去角质”之后,皮肤的屏障功能就会受到损伤,皮肤的经皮失水增加,保护性的分泌油脂代偿性增多,就容易出现“外油内干”的情况。
▍干燥紧绷、红血丝,时常发红起疹子过度清洁后,皮肤的屏障功能变差,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加,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增加,皮肤耐受的阈值下降,从而更容易出现面部的紧绷、瘙痒、干燥、红斑和脱屑等症状,逐渐发展为“敏感皮肤”(敏感皮肤的成因很多,过度清洁和护理不当是原因的一种)。
▍肤色越来越暗,毛孔细纹变多过度清洁导致的皮肤屏障受损使皮肤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下降,紫外线的刺激,刺激黑素生成的细胞因子和受体的数目变化,及炎症因子导致黑素合成的信号转导通路改变都会导致皮肤暗沉、色素增加。而表皮厚度的减少,抗氧化剂消耗过多,表皮细胞增殖活性衰退,逐渐使皮肤失去弹性,加速皱纹的产生。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清洁才算是合适的清洁呢?我们在以往的文章里有详细说明,您可以戳此了解:《7个问题,教你如何科学洁面》。
如您有皮肤粗糙、暗沉、毛孔粗大、痤疮、皱纹、色斑等困扰,或者有美白、抗衰除皱、祛斑等需求,欢迎预约睿清医美看诊,或在线咨询皮肤科/医学美容医生。
如果你有健康疑问,可点击下图线上问诊医生
「免责与转载声明」本文经卓正医疗健康信息组审核。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需要同医生讨论和咨询。对这篇科普文章任何建议或者需要转载,可以发邮件至:medicinedistinctcli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