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的ldquo鸡皮肤rdquo

青年人的“鸡皮肤”如何治疗

什么是“鸡皮肤”?

所谓的“鸡皮肤”在医学上称为毛发苔藓(lichenpilaris),又称毛周角化病(keratosispilaris,KP),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表现为毛囊角化性丘疹,伴有不同程度的毛囊周围红斑。偶尔可能出现炎性痤疮样脓疱和丘疹。典型病变位于四肢伸侧和臀部,但也可发生于面部或躯干,通常无症状,偶尔会瘙痒。

*四肢皮疹表现

可能很多朋友无意中发现自己的上臂、大腿伸侧出现散在的毛囊样丘疹,类似“鸡皮”,可抓出“米粒”,考虑到对外表的影响都会去看医生,但医生的答案都会说“不肯定能否治好”,让人感到郁闷,于是干脆“趟平”不治了。

有报道KP累及人口的40%,大多在儿童期发病,成年期缓解。组织病理表现:毛囊口大,内有角栓,其中含有扭曲的毛发,阻塞毛囊口,导致毛上半部分扩张,表皮角化过度,邻近真皮血管周围轻度单核细胞浸润。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第12对常染性遗传、维生素的缺乏、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障碍及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尽管本病既不危及生命也不影响身体健康,但影响个体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方面,主要有维A酸类、果酸、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聚酯海绵、维生素D衍生物等方面制剂外用。系统治疗方面多以阿维A酸,配合激光治疗、微晶磨削等治疗,目前各疗法疗效欠理想,如何寻找到一种安全、有效、彻底、耐受性好的治疗药物或治疗方法,是目前皮肤科医生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中医治疗:

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摄,营血亏虚,以至血虚生风,风胜则燥,或脾虚湿困,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肤,肌肤失养所致。故治疗方面,多以健脾益肺祛湿,养血润燥为法。经多年的临床观察,本课题组根据患病人群特点,临床上分以下两种证型治疗:

脾虚湿阻型

此型患者多体胖,四肢伸侧,臀部对称分布毛囊性丘疹,顶部淡褐色,轻度瘙痒,胸背面部油腻感,伴身体困重,大便偏稀烂或粘稠,舌淡,苔白腻脉细。

治法:健脾化湿散结

方药:除湿胃苓散结汤,中药有苍术、厚朴、陈皮、法半夏等。

血虚风燥型

此型患者偏消瘦或中等,四肢伸侧、股外侧、臀部对称分布毛囊性丘疹,冬季明显,面色淡白,四肢麻木,体弱,失眠,全身乏力,大便干,舌淡红苔白,脉细。

治法:健脾养血祛风

方药:四物消风汤散结散,中药有生地、北沙参、白芍、白鲜皮、当归等。

温馨提示

该病有一定的遗传性,但并不代表不能改善,无法治疗,本研究组经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一般病例经3个月治疗,疗效还是较理想的。治疗过程中发现脾虚湿阻的患者较多见,治疗中以健脾祛湿为主,但不能一味补益,要注意保补中有泻,方可祛除湿热久困之结,才能让营养输至表皮毛孔。应用过程中,为加速改善症状,可外用维A酸乳膏、尿素软膏,疗效更佳。

***文章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本文章仅供相关朋友阅读,非营利目的,若牵涉到侵权行为,请留言,我将尽快删除。

医生介绍

邓家侵主治医师,皮肤科博士

人物简介

擅长常见皮肤病如银屑病、重症痤疮、玫瑰痤疮、湿疹、荨麻疹、特应性皮炎、带状疱疹、性病的中西医诊治,熟练应用激光美容技术治疗雀斑、黄褐斑、太田痣、脂溢性角化病、褐青色痣、玫瑰痤疮、痤疮瘢痕等。掌握皮肤镜辅助临床诊治,主张中西医汇通,中医整体调整防治皮肤病。

师从陈达灿教授、范瑞强教授,为第六批全国名中医学术继承人,现为中国康复医学会银屑病康复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美容学会毛发组学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学会慢性皮肤病防治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专委会委员。?

关于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x.com/zlmly/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