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食管癌出血的栓塞治疗

食管癌相关出血属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首选的治疗方案为内镜下止血,但约有10%效果欠佳。

介入动脉栓塞治疗各类出血均有满意效果,对于食道癌相关出血如何呢?

近期介入放射学杂志上,来医院医院介入治疗科的同行发表该中心的治疗经验,本期同大家一起分享。

研究方法:

收集-年累计14例经动脉栓塞(TAE)治疗的食管癌出血患者,分析TA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4例患者肿瘤位置

颈段1例

胸上段1例

中段7例

食管胃交界5例

TAE过程

造影血管:胸主动脉、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肋间动脉、膈动脉、支气管动脉、胃左动脉。

如果观察到明显对比剂外溢或假性动脉瘤形成,则超选择入出血动脉进行栓塞,如没有观察到明显出血征象,则根据原发病灶位置栓塞相应供血血管。

责任血管情况:

胃左动脉7例

支气管动脉6例

食管固有动脉6例

左膈下动脉2例

甲状颈干的甲状腺下动脉1例

栓塞材料:明胶海绵10例,NBCA1例,弹簧圈6例,PVA3例。

研究结果

技术成功

14例患者中,对比剂外溢3例,发现肿瘤染色8例,技术成功11例。

2例造影阴性,未栓塞;1例造影见主动脉食管瘘,行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出血治疗成功,但18天后死亡感染性休克)。

临床成功

临床成功9例,2例栓塞后仍有出血。

并发症

11例TAE后均有不同程度疼痛。7例术后发热,其中1例术后发生溃疡穿孔并食管纵膈瘘,予以留置空肠营养管。

研究结论

研究认为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食管癌出血,介入栓塞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食管瘘作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特别注意预防。

对于胸段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处的肿瘤最常见的责任血管为胃左动脉,支气管动脉和食管固有动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x.com/zlmly/9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