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它们的共同基础就是动脉硬化,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全面认识动脉硬化。
人体的血管分为能够搏动的动脉和基本没有搏动的静脉。
动脉里流动的血液是从心脏打出流向全身各处的。
静脉的血液则是从全身各处流回心脏的。
由于动脉承受的血压远远高于静脉,所以动脉极易硬化,在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动脉硬化更容易发生。动脉硬化发生后造成的危害更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临床上重视动脉硬化的缘故。动脉分为内膜、中膜、外膜,任何一层的硬化均可使动脉的柔软程度变差。
不过危害我们最多的是内膜的粥样硬化。所谓粥样硬化就是由于血管内膜在各种因素的伤害下,导致血管内膜破坏,犹如不粘锅的不粘层被破坏后容易糊锅一样,内膜遭到破坏后,胆固醇就会在破损处沉积,日积月累形成质地如粥的斑块,使血管腔逐渐闭塞导致相关组织器官的缺血甚至坏死。
下图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演变过程的示意图。
?动脉粥样硬化演变示意图动脉粥样硬化都会导致哪些疾病呢?它们早期有哪些表现呢?下面我们简要聊聊。
(1)冠心病:是由供给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状动脉没有完全堵塞时,可引起心肌缺血,出现生气、劳累后阵发性胸闷、胸痛、气短、乏力,严重时安静状态下也发生胸闷、胸痛,这就是心绞痛,如果胸痛剧烈持续时间较长就可能是冠脉某部位完全闭塞出现心肌梗死了。
(2)中风:脑动脉粥样硬化一方面导致管腔狭窄形成脑缺血,轻者导致头晕、头痛,严重者可出现半身不遂,这些就是脑梗死,又称缺血性中风。另一方面,由于血管硬化脆性增加,在瞬间血压升高时可导致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同样可以出现头痛、半身不遂等。这又称出血性中风。
(3)肾缺血:当肾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肾缺血,导致肾功能损害,引起顽固性血压升高的同时,出现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血尿、水肿等。
(4)肢体缺血:当上肢动脉狭窄时,病变一侧上肢无力,甚至活动后疼痛,脉搏变弱,严重时出现无脉。下肢动脉硬化后可引起病变侧肢体沉重无力、行走时疼痛休息后缓解,严重者出现足趾发凉、发黑坏死。
(5)胃肠缺血:当供应胃肠道的血管狭窄时,胃肠供血就会受到影响,当进食后即可出现腹痛,进食越多疼痛越重,这时不仅要想到胃炎、胃溃疡,还要想到胃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胃肠道缺血。
(6)高血压:如果全身出现广泛的中小动脉硬化,全身血管阻力就会增加,为了保证组织器官的供血,机体就会产生各种升高血压的物质,血压就随之升高了,形成高血压。随着血压的不断升高,心脏负担逐渐加重,脑血管破裂的风险也逐渐升高,脑出血就越来越多了。
?由上可知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是多么严重和广泛,因此,必须增强防范意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