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概论》
随着2月15日考研成绩的公布,随着春节的暂告一段落,又有一大波在职人士卷入了考研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毕业多年,考什么专业好?选择什么院校合适?单证双证,学硕专硕,在职全日制……各种概念搞不清。尚德机构“江城四姝”的老师们为大家带来一场《考研概论》的常识课,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同看看。
Part1:研究生分类
首先,从宏观层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研究生的分类,按照招生形式不同,可分为统招和非统招;按照培养方式不同,可分为学硕和专硕。
统招,即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由教育部统一命题,每年12月底考试,毕业之后取得双证,学历证和学位证;非统招研究生,指院校自主招生,自主命题,毕业之后只获取学位证,也就是所谓的单证研,企业和社会上的认可度不是很高。
目前非统招研究生中,有且仅有5月同等学力申硕。
相信很多同学会疑问,之前的10月联考,GCT工程硕士去哪里了?10月联考在年已经取消,全部并入了12月份的全国统考。接下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5月同等学力申硕的相关内容。
5月同等学力申硕,也称,只能在职学习,由学校自主招生,毕业后只能获取硕士学位,并不能提升考生的学历基础,之前学历是本科,毕业之后则还是本科,故称为“同等”。
统招研究生有两种:“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
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2大类,12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多个二级学科。
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专业硕士对大家来说或许很陌生,但说到MBA、MPA却是耳熟能详。其实,MBA、MPA正是专业学位中的两种类别。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管理类除外的专业型硕士,简称“其他专硕”招生专业比较局限,仅包括金融、应用心理、口腔医学、应用统计、翻译、公共卫生、税务、新闻与传播、护理、国际商务、出版、药学、保险、文物与博物馆、中药学、资产评估、建筑学、军事、法律、城市规划、社会工作、农业推广、警务、兽医、教育、风景园林、体育、林业、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艺术、中医,共计32个专业。
就目前而言,报考最多最火热的自然是管理类联考,共有8大专业: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MEM、会计专硕MPAcc、高级工商管理EMBA、图书情报管理专业、审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
管理类联考是专硕的一种,统招统考,毕业获取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在全国笔试统考中,没有专业课,属于难度系数最低的双证研究生,另外由于管理类联考的课程设置是必修课+选修课,理论课+实践课,大学导师+企业导师,广受社会大众青睐,报考最多专业自然是万金油专业MBA,能极大化的提升个人的职业发展力。
高效为同学们总结一下:
统招=双证,学历+学位,含金量高
非统招=单证,只有学位证,含金量低
关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即在职)”在此也跟大家做一个介绍,全日制,即周一至周五脱产学习;非全日制,即周六日或工作日晚上学习;在含金量上完全相同,且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Part2:最新考研形势解析
研究生政策有哪些重大调整和变化呢?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从年起,国家把10月份的GCT考试取消,也就是之前的10月联考,全部并入了12月统考,单证变双证,最基本的分数线进行上调;
2,年起,EMBA也并入到联考中,对于入学的学历门槛进行了严格限制,一类院校清华、中山、深圳大学已经明确规定不再招收专科毕业生;
3,从年起,严格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就读形式在最终的毕业证书上有所体现。
(研招网文件截图)
政策改革之后,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报考人数增多,竞争相对往年异常激烈
年研究生报考万,同比增长13.56%;
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万,比去年增加了37万,同比增长约18.4%;
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史上最高,万,同比增长21.85%;
?高校提升入学学历门槛
清华、中山大学、深圳大学明确不招收大专学历的学生;
北理、北航、北师、央财提前面试中,对于大专学历、非统招以及没有学位证的,提前面试材料全部审核不通过;
首经贸、西安交大参加提前面试,要求本科毕业满5年,才能参加;
?考题难度系数调整,分数线逐年上涨
5年国家线分;
年国家线分;
年国家线分;
8年国家线分;
?高校学费进行了涨幅调整
从MBA到MEM、MPA、MPACC高校大范围的学费上调,以北交为例,MBA,从9.2万涨到到了12.6万,MEM从6万涨到了8万,MPACC从8万涨到了11.8万;
?部分地区对考生户籍进行限制
由于报考人数的逐年剧增,大部分院校只接受本地户籍考生在本地报考,外地考生只能在户籍所在地报考。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MPA为例,报考北航参加管理类联考考生,只有本科就读学校在北京地区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是工作单位在北京(且人事档案在工作单位)的往届考生、或者是户口在北京的往届考生,方可选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报考点。否则必须根据所在各省市的要求及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北京以外地区的报考点;
Part3:报考流程
管理类联考报考流程有2种,提前批和正常批。
正常批即按照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时间节点进行报考,即先笔试,后复试。每年10月份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进行报名,12月底参加全国笔试统考,次年3、4月份参加院校自主安排的复试。
而提前批,即在笔试之前先参加院校自主安排的“面试”,再笔试,最后复试。看似多了一个环节,但较之正常批有以下优势:
1.笔试备考压力小,只要提前面试通过,笔试只要考过国家线分左右即可,相对正常批少考20-30分;
2.多选择多保障,提前面试可以同时参加多所院校的面试,一所没有被录取,还有其他院校备选;
3.提前面试通过后,复试考核不用太担心(复试里的面试已经前置);
4.提前面试通过,优先享有院校入学奖学金;
5.部分院校提前面试成绩可以保留1年;
那么,接下来,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提前批面试里面有哪些环节?
提前面试里面有两关,即材料审核关和面试关。材料审核通过才可获取面试资格,且每所院校有且仅有1次申请机会,提前面试进入门槛的申请材料有(请看图示):
面试考核流程是怎样的?由于提前面试是院校自主安排,各个院校形式略有差别,这里只讲通用版的流程,即分个人面试和小组面试。个人面试一般是3面1的形式,面试官分部为大学教授、企业高管、人力总监,面试内容多为提前面试申请材料以主。
-
一张图示概览整个提前批的流程节点
正常批流程相对简单,即笔试(初试)和复试。
笔试为全国统考,考试科目2科,包括管理类综合和英语。综合分,英语分,总分.历年国家线为分左右。
复试主要考察三方面,英语听力,政治和面试。这里需要跟大家强调2点,第一,笔试过线才有资格进入复试;第二,院校最终的录取是笔试成绩+复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如果笔试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考生,建议优先走提前批的报考流程。
今天《考研概论》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