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青春期
还是已成年
痤疮总能
在你不想见到它的时候出现
痤疮,是一种皮肤无法正常排泄油脂而引发的一连串炎症反应,是毛囊皮脂腺组织部位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症状,主要发生部位为脸部和胸背部等皮脂分泌旺盛区域。
痤疮是一种困扰着许多年轻人的皮肤病,发病率为70~87%,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多于女性。
中医称本病为面疮、肺风粉刺。与患者的情绪、睡眠、饮食习惯、女性经期等密切相关。
一、长痘痘了,我该怎么吃?
甜食、油腻、重口味
通通要不得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内经》的这段简洁的经文从字面上理解,其意思是进食膏粱厚味太多,会导致脚部长出“大疔”,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疮疡一类疾病。
中医所说的“膏粱厚味”,亦指“肥甘厚腻”,一般是指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或者味道浓厚的食物,与现代营养学中的髙糖、高脂肪类食物接近。
1少吃甜食
高糖食物一般都含有大量白糖、黄油、氢化植物油等,能量很高,机体会把多余的能量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增强皮脂腺皮脂分泌功能,导致皮肤变得更加油腻,堵塞毛囊,增加痤疮的患病几率。
同时糖类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胰岛素、炎症因子等水平改变,从而影响机体内分泌变化,最终促进皮脂的分泌,从而引起和加重痤疮。
痤疮患者在整体膳食上要注意少吃甜食,尤其是要控制精制糖的摄入,面包、蛋糕等超高血糖反应的食品应避免进食。
日常主食可以适量搭配粗粮、杂豆等升血糖指数较低的食物,比重最好能占到一半。
奶茶、蛋糕、冰激凌、饮料通通都拜拜喽!
2少吃辛辣肥腻高脂饮食同样会使雄激素分泌亢进,刺激皮脂腺的分泌,堵塞毛孔,导致皮脂淤积于毛囊内,受皮脂寄生菌作用,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皮肤,导致痤疮。
辛辣刺激饮食如辣椒等可刺激神经和血管,使皮脂腺分泌增加,痤疮棒状杆菌生长加快,导致痤疮加重。
3推荐与不推荐食品
对于痤疮患者而言,在日常饮食中应谨和五味、多素少荤、清淡适量为主,在日常食物谱系中应有节制。
推荐:
富含维生素A:如哈密瓜、胡萝卜、杏干、蛋黄、肝脏、菠菜和地瓜等。
富含类胡萝卜素:如胡萝卜、南瓜、菠菜、豌豆苗、红薯、冬苋菜等蔬菜及杏、桃、橘子、柿子等水果。
不推荐:
酒类食物、浓茶、咖啡及大量吸烟可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刺激皮脂分泌更多皮脂,增加痤疮的患病风险;
高脂肪食物(肥肉、香肠、腊肉、乳酪、牛奶、油炸食品、巧克力等);
髙糖食物(糖果、甜点等);
辛辣食物(辣椒、胡椒、芥末、白酒等);
易导致过敏反应的鱼虾等海产品类食物。
二、长痘痘需要好心情+足休息压力、熬夜损害皮肤随着科技进步,工作压力、名目繁多的娱乐活动及新型电子设备(手机、电脑)的普遍应用在推迟着人们的入睡时间,劳倦易耗损阴精。
生活节奏紧张、压力过大,五志过极,化火伤阴,阴不足以制阳则相火过亢,火性炎上,易发为头面粉刺。
1子时(23点)入睡
睡眠不足是通过影响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皮质醇、胰岛素、瘦素的分泌来直接或间接影响雄激素水平,从而导致痤疮病情的复发或加重。
《灵枢营·卫生会篇》上说,子时阳气始生,阴气渐衰。《类经图翼》上说"子者阳生之初",子时阴阳转换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体阳气的生发。
子时"胆经当令",气血流注于胆经,生机由此升发,其余脏腑得正常运行。《黄帝内经》"凡十一脏皆取于胆",子时入睡养胆,其余脏腑也得支持。明代《五杂组》中直接指出,读书不要超过子时,如果此时不能安睡,将耗血伤身致病。
时间到了子时,阳气逐渐生长,需要熟睡使阴气的滋养潜藏。由此可见,子时的睡眠对一天至关重要,能协调人体与自然之节律,养阴的同时也是在养阳气,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
2避免不良情绪
压力会促进大脑深处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从而刺激雄激素的释放和促进痤疮的发生。同时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本身也能刺激毛囊皮脂腺单位(FPSU)的皮脂腺细胞受体,促进皮脂腺的分泌,加重毛囊角化过度,从而引起痘痘。
痘痘对外貌的影响,又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压力。情绪和压力会导致或加重痘痘,痘痘又会产生新的压力,情绪、压力和痘痘的关系就是恶性循环。
因此,长痘痘应该及时就医,控制住痘痘,打断情绪、压力和痘痘的恶性循环。
三、中医有办法
针对痤疮,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医院治未病科美开展,为您的美丽保驾护航。以下是美容相关特色疗法展示,敬请观看~专科链接医院治未病科成立于年12月,是广东省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示范试点单位之一,是江门五邑地区中医治未病的最高平台。治未科包括:中医体质辨识中心、成人及儿童健康调养中心、中医传统疗法中心三大重要组成部分。
治未病科本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为健康、亚健康、病前状态、慢性病及愈后康复等人群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调养咨询、健康管理、中医传统疗法干预等服务项目。
积极开展无痛蜂疗、膏方、雷火龙灸、中医美容、小儿推拿、各种特色针灸、平衡火罐、砭石疗法、刮痧、拔罐、刺络放血、穴位埋线、火针、壮医药线点灸及棍针推拿等特色项目。针对各种慢性病和治未病三大阶段9大体质开展中医传统疗法干预治疗和综合调养,体现传统医学治未病、防重于治、养生保健和健康调养的学术思想。
专家推荐任小红
医院治未病科负责人,主任中医师,江门市名中医,善于运用中医脏腑辨证、气血辨证、天人相应、五运六气理论进行中医体质辨证、健康调养、美容养生;擅长中医中药、蜂疗、灸疗、放血、针灸、膏方等治疗疲劳综合征、过敏性鼻炎、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盆腔炎、不孕不育、心悸失眠、头痛、湿疹、荨麻疹、水痘、带状疱疹、痤疮、黄褐斑、脱发、咳嗽、感冒、哮喘等。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五全天
周二下午、周六上午
出诊地点:8号楼1楼治未病科室
崔威
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学硕士,擅长运用中医综合疗法对各种偏颇体质状态进行调理,如蜂疗、小儿推拿、艾灸、膏方等;擅长运用特色疗法,治疗儿童反复感冒咳嗽、厌食、多汗、腹痛、腹泻、便秘、遗尿等儿科常见疾病,以及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痛经、失眠等疾病,对妇儿科健康调养有较深入的研究。
联系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日上午轮值
出诊地点:8号楼1楼治未病科室
马锦欢
中医针灸学硕士研究生,擅长于运用中药、针灸,推拿,膏方、蜂疗等治疗内外妇儿科常见疾病,尤其擅长治疗颈腰病;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骨关节疾病;失眠,便秘,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多囊卵巢综合征;慢性胃肠炎、腹泻;小儿体虚咳嗽、厌食;痤疮、荨麻疹等;并擅长中医体质辨识及膏方亚健康养生调理。
联系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日上午轮值
出诊地点:8号楼1楼治未病科室
邹玉婵
医学硕士,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师,临床上注重在继承中创新,突出中医特色,擅长运用小儿推拿、浮针、头皮针、腹针、温针灸、麦粒灸、穴位埋线、刺络放血、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针对“治未病”体质辨识后开展传统疗法治疗和综合调养。擅长治疗小儿腹泻、便秘、感冒、鼻炎等;妇女月经不调、产后康复;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肥胖症、眩晕、失眠、头痛等临床常见疾病,对成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养生保健、调摄防护也有较广泛的研究。
联系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日上午轮值
出诊地点:8号楼1楼治未病科室
彭冬梅
中医针灸学硕士,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师,擅长运用中药、温针灸、脐针、腹针、小儿推拿、穴位埋线、放血疗法、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擅长治疗失眠、头痛、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肥胖、腹泻、便秘、颈肩腰腿痛等临床常见疾病,对成人亚健康状态的调养也有广泛研究。
联系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作者:彭冬梅
图片及视频提供:彭冬梅、邹玉婵
编辑整理:彭冬梅
审核:任小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