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痣rdquo知多少

上期,诊断为副银屑病。

副银屑病,临床分为点滴型副银屑病、斑块型副银屑病、苔藓型副银屑病、痘疮型副银屑病;病理变化往往表现为表皮基底层细胞发生灶状液化,表皮见淋巴细胞侵入,特征性表现为淋巴细胞侵入表皮,淋巴细胞往往表达T细胞标记。

那么既然有副银屑病,那当然有银屑病了!

银屑病,临床分为寻常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关节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常见为寻常型银屑病,病理性特征往往在角化不全的角质层中见到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所谓的munro微脓肿。

此“痣”非彼“痣”

我想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痣”,那你说的“痣”,真的是“痣”吗?

平时中大家有可能说黑痣、肉痣,其实肉痣并不一定是我们说是的“痣”,肉痣也有可能是一种纤维上皮性息肉(皮赘)、也有可能是一种纤维瘤等。

那今天,就讲讲带“痣”的常见病理诊断疾病名称吧!!!!!

我们常常所说的“黑痣”,往往是一种常见的黑色素细胞痣,称为色素痣;

黑色素细胞痣,根据痣细胞巢所在的皮肤的部位,我们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复合痣;痣细胞巢位于表皮和真皮的交界处,称之为交界痣;痣细胞巢位于真皮内,称为皮内痣;当痣细胞巢所在的位置既有交界痣的特点又有皮内痣的特点时,就称为复合痣。

气球状细胞,病理特征见大量空泡化气球状痣细胞,常位于痣细胞巢周边。

晕痣,临床表现为“痣”周边见环状脱色素区域,病理特征痣细胞巢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痣细胞巢周边表皮黑色素细胞减少或缺失。

Spitz痣,又称梭形与上皮细胞痣,病理特征以梭形细胞痣为主,当痣细胞位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时,痣细胞巢与周围组织可见收缩裂隙,如同基底细胞癌,常见收缩裂隙。

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病理特征痣细胞常围绕在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周围。

太田痣,病理特征在真皮中上部或皮下脂肪组织中见较多梭形含黑色素的黑色素细胞。

蓝痣,病理特征在真皮内见大量含有致密黑色素颗粒的树枝状黑色素细胞。

斑痣、雀斑样痣、黏膜黑斑息肉病/P-J综合症、色素性毛痣,病理特性相似表现为表皮突延伸,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增多,真皮浅层见吞噬色素细胞。

恶性黑色素瘤,病理特征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大小不一、细胞排列紊乱、核大小不等、有明显异型性、可有可无色素。

此“痣”非彼“痣”

表皮痣,病理特征表皮角化过度,呈乳头状瘤样增生,基底层黑色素增多。

黑头粉刺痣,病理特征毛囊囊性扩张,其内含有角质栓。

毛囊痣,病理特征真皮内见大量分化较好的小毛囊。

皮脂腺痣,病理特征表皮呈乳头状瘤样增生,真皮内见大量分化成熟皮脂腺。

浅表脂肪瘤样痣,病理特性真皮内见大量团块状或条索状成熟脂肪细胞,未见脂肪小叶结构形成。

结缔组织痣,病理特征真皮内粗大、均质胶原纤维增生构成的错构瘤。

往期回顾

皮肤,你很“怪”?(1)

皮肤,你很“怪”?(2)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x.com/zlmly/41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