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各位仙女的保养品选择越来越多,不少仙女因此成为“玉女掌门人”“冻龄女神”
是不是很羡慕这样
吹弹可破、滑如凝脂、晶莹剔透.......
词穷了,周女神是小编心目中
永远的玉女掌门人
一不小心就暴露年龄了。。
但也有不少人在“烂脸”的路上狂奔
仿佛看不到尽头
路漫漫其修远兮....
美容毕竟是个需要仪式感和情怀的有美感的事业,为了不倒胃口就不放重口味图了,自行脑补!!
为什么现代人的肌肤问题发生率远远高过80前的那几代人?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造成这个问题的几个主要原因,看你有木有中招。
作为销售管理出身,小编喜欢用图表和数据说明问题。上图是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对全国敏感肌状况的调查,女性中表示自己肌肤敏感人数比例46%,男性为31%,而确认的过敏/敏感肌比例为25.83%,这个比例可以说相当的高,甚至很多人是在把肌肤反复折腾的死循环里越战越勇。
而这样的结果通常是由于不健康的护理方式以及信息泛滥带来的恶果。
一、不正确的护理方式
1、过渡清洁:这一点可以说是造成大量肌肤问题的元凶巨恶之一,由于过渡偏爱清洁后的清爽肤感,致使很多洁面产品会大量添加皂基以迎合消费者,造成细胞间质被过渡清洁,长期使用肌肤的屏障功能下降造成肌肤敏感。这里需要指出,泡沫的多少与是否能够清洁干净并无直接联系,更多的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从肌肤健康的角度更建议使用无泡以及微泡的洁面产品。另外温度过高或者过冷都会造成肌肤刺激,选择与体温接近的水温是最好的选择。
2、过渡祛角质:正常的肌肤都会生成老费角质,甚至新陈代谢缓慢的肌肤由于老费角质不能正常脱落附着在肌肤表面会造成肌肤粗糙没有光泽,护肤品吸收下降,还会造成毛囊角化产生粉刺,因此适当的角质护理可以帮助肌肤祛除老费角质,平滑肌肤,促进保养品吸收。但角质护理也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油性混合性肌肤春夏季一周可做1-2次;中干性肌肤春夏季一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轻微敏感肌肤两周-一个月一次;比较严重的敏感肌、屏障受损严重的应该注重修护而避免做角质调理。一旦过渡增加祛角质的频率,就会影响角质屏障,造成肌肤敏感。当然不同的祛角质产品性质也不尽相同,这个以后可以专门分享。
3、过渡追求肤感:说到肤感不能不说另外一个词汇“好用”,通常闺蜜之间互相种草的时候对某个产品的描述基本就这两字。“好用”基本上这是对产品肤感的描述,而决定产品肤感的并非核心成分,而是基质以及乳化工艺的结果。看下面四张图:
这是娇**的一款蜜,“蜜”是翻译给中国消费者想YY的,因为如果叫“油”,消费者就会自觉脑补很油腻的画面,以至于影响销量,所以“蜜”这个字就应运而生了,另外雅***的蜜也是同理,为市场部打call,就凭这点人家该高工资啊。可是瓶身上的英文大大的写着“oil”,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自行翻译。
然后你以为你用的是一瓶满满的“oil”了??看清楚,这瓶蜜里绝大部分都不是天然油脂,充其量只是一瓶多元醇+乳化剂的保湿品,为了改善甘油带来的粘稠感,加入乙醇作为溶剂调节肤感,活性成分少得可怜,是一款纯情怀的大作。这样的配方当然会“好用了”。是应用高浓度的乙醇作为肌肤的促渗剂等于强行撕开肌肤的角质屏障,长期使用肌肤就会变敏感。因此这类产品开始时可能消费者会因为肤感而疯狂购买,但随着购买频率的增加会放弃,因为时间久了肌肤的变化自己是有感知的。
这款是腊*家的一款鎏金精华,软妹一瓶啊,想想都肉疼,可是辣么贵的精华,也拜托把活性成分多放一点吧,前11位全是基质没有任何活性成分,好吧就算都是基质我也认了,看在软妹的份上,能不能给点天然油脂神马的,全部是合成脂多元醇晚上睡得着吗?梅花家的东东与很多品牌比还是很好的,只是个人觉得不值这个价位,同样的钱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这是个人的观点。希望今晚不会被砸窗户.....
这瓶水托代购网红的福,前段时间火了好一阵子,小编表示09年小编就用到该品牌的舒活系列和雅思系列了,当然这款健康水也是用过的。按照现在网络信息特别喜欢教人用这款水当水膜敷,祛除闭口(准确叫法为闭合性粉刺),舒缓等,加了舒缓两字用的很多又是敏感妹了,要知道这款水乙醇含量之高完全是延续了该集团的一贯作风,油皮长期敷肌肤都受不了,何况中干皮,可恰恰屏障受损长疹子的仙女通常以为自己是闭口,所以敷多了结果必然是雪上加霜,火上浇油。原理同上,这类案例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复述。
补充一句,很多人会感觉卖得好是因为产品好,其实卖得好不好和产品并没有直接联系(当然产品底线还是要有的,这里是相对的参考),人气好的明星演技就一定好?按照销量来算今天全球第一的护肤品应该是:
没看错,当今地球上销量第一的护肤品牌是NIVEA妮维雅,用的人也最多,比你想象的多得多得多。可见销量的确和品质不直接挂钩,不会有人觉得妮维雅比腊*好吧。
4、过渡叠加:这个算是中国市场的特色,没办法,面对犹如愚公移山一般的销售压力,当消费者手上的品类接近于饱和时,就只能通过不断的叠加来促进销售了,巴不得脸上可以一次抹10根精华。曾经有顾客咨询小编长痘痘的问题,在听了其使用的产品顺便后(无数的叠加,可以自行脑补),小编告知不用换产品,精简护理流程后肌肤自己有调节功能。
5、病急乱投医、急功近利:很多仙女对护肤品都有一种期望过高的心理,巴不得今天用明天肌肤就可以翻天覆地的变化,好比古装戏里中毒的解药刚吃下去就好了一样,可那是戏说啊。甚至耐心用一个月都是件很难的事情,殊不知肌肤问题出现又岂是一天两天,都是小问题不断累积的结果,当然改善也不可能是一天两天,合理的肌肤护理至少应该以季度作为参考周期。还有人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都往脸上弄,这其中就含有很多不合格乃至三无产品,恰恰是这种心态成为这些产品的温床。
二、各种信息泛滥
1、伪科学盛行:比如之前盛行的刺痛是因为缺水所以要多补水等,这类例子很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多看看皮肤学的相关书籍,多了解肌肤屏障功能的构成,大量的问题都是肌肤屏障受损导致。
2、网红、明星带来的信息泛滥:参考范爷开个小红书就造成很多产品价格上涨或者断货,就可以看出消费者很容易被网红、明星的信息带着走。要知道术业有专攻,且不论这个产品她是不是真的使用(只要想想你身价上亿时候会不会用就可以了),即便是用了,适合她的产品就适合你?要知道明星不是因为用了才皮肤好,而是因为皮肤好才代言,何况本身作为公众人物,为产品背书的背后一定是有利益存在的,因此面对这类信息应该理智面对。
三、大量三无产品、微商品牌存在
很多三无产品包括微商品牌特别喜欢“万灵丹”式的宣传方式,通常是一个单品解决所有的问题,无所不能,同时搭配各种使用前后的效果对比图,效果迅速,这种方式恰恰迎合了部分病急乱投医的消费者心里,在某一个时间内呈现爆炸式的增长,然而通常这些产品生命力都不会太长,而消费者一旦出现问题,连维权渠道都没有,恰恰这些产品出问题的概率特别大。这类产品的重灾区就是各种片状面膜。
四、过渡以及不安全的医美
很多仙女为了能够尽快改善肌肤状态,往往会求助于医美手段,不可否认,适度的医美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肌肤状态。然而很多人由于痴迷于医美就会过渡,其结果会造成肌肤修护比不上损失,久而久之,皮肤问题反而加重。
更有甚者,很多没有医美背景的人通过短期培训便开始进行医美操作,有的医美机构缺乏相关资质,也缺乏相关的硬件条件,更严重的是使用不安全的产品,操作不当就会造成感染,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甚至使用劣质产品注射导致肌肤无法代谢,从而花高代价去取出。小编一再告诫各位仙女,医院进行操作。
以上是小编吐血整理的容易造成肌肤困扰的不正确护理因素,当然这些算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也不排除有其他的个例,每个人的经历都会有局限性,如大家有什么好的见解和经历,欢迎讨论分享,有机会我也会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