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为环形结构,是由两侧的髂骨、耻骨、坐骨经Y形软骨融合而成的两块髋骨和一块骶尾骨,经前方耻骨联合和后方的骶髂关节构成的坚固骨环。躯干的重量经骨盆传递至下肢,骨盆还起着支持脊柱的作用。在直立位时,重力线经低髂关节、骼骨体至两侧髋关节,为骶股弓(图63-1);坐位时,重力线经骶骼关节、髂骨体、坐骨支至两侧坐骨结节,为骶坐弓。另有两个联结副弓,一个副弓经耻骨上支与耻骨联合至双侧髋关节,以连接骶股弓和另一个副弓;另一个副弓经坐骨升支与耻骨联合至双侧坐骨结节连接低坐弓(图63-2)。骨盆骨折(fractureofthepelvis)时,往往先折断副弓,主弓断裂时.往往副弓已先期折断。骨盆边缘有许多肌肉和韧带附着,特别是韧带结构对维护骨盆起着重要作用,在骨盆的底部,更有坚强的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骨盆保护着盆腔内脏器,骨盆骨折后对盆腔内脏器也会产生重度损伤。
分类
常用的分类方法主要依据骨盆骨折的部位、骨折的稳定性或损伤暴力的方向而进行分类。
(一)按骨折部位分类
1.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肌肉猛烈收缩而造成骨盆边缘肌附着点撕脱性骨折,骨盆环不受影响,多见于青少年运动损伤。常见的有:
①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缝匠肌猛烈收缩的结果;
②骼前下棘撕脱骨折:股直肌猛烈收缩的结果;
③坐骨结节撕脱骨折:腘绳肌猛烈收缩的结果(图63-3)。
2.髂骨翼骨折多为侧方挤压暴力所致,移位不明显,可为粉碎性,不影响骨盆环(图63-4)。
3.骶尾骨骨折
(1)骶骨骨折:Dennis将骶骨分成三个区(图63-5):
①I区,在骶骨翼部;
②II区,在骶孔.处;
③III区,为正中骶管区。
II区与III区损伤分别会引起骶神经与马尾神经的损伤。
(2)尾骨骨折:多由跌倒坐地所致,常伴低骨末端骨折,-般移位不明显。
4.骨盆环骨折骨盆环的单处骨折较为少见,多为双处骨折(图63-6)。包括:
①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②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
③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
④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髂骨骨折;
⑤骼骨骨折合并低髂关节脱位;
⑥耻骨联合分离合并低髂关节脱位。
骶髂关节脱位以后脱位常见,偶见前脱位,即髂骨脱位至低骨前方,多见于儿童。多为高能量暴力所致,如交通伤,常伴骨盆变形,并发症多见。
(二)按骨盆环的稳定性分类Tile分型基于骨盆稳定性,将其分为三型(表63-1)。
(三)按暴力的方向分类Young和Burgess基于损伤机制将骨盆骨折分为四型(图63-7)。
1.侧方挤压损伤(LC骨折)侧方挤压力量使骨盆的前后部结构及骨盆底部韧带发生一系列损伤,约占骨盆骨折的38.2%。
2.前后挤压损伤(APC骨折)约占52.4%,通常是由来自前方的暴力造成的。
3.垂直剪力损伤(vrticalshear,VS骨折)约占5.8%,通常为高处坠落伤。前方的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支垂直骨折,骶结节和骶棘韧带都断裂,后方的骶髂关节完全脱位,一般还带骶骨或髂骨的骨折块,半个骨盆可以向前上方或后上方移位。
4.混合暴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