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系面部填充不是吃饭喝水平常事,想填就

北京治白癜风症状医院 http://pf.39.net/bdfyy/

大家都知道,前些日子希和大大用团队里的成员们分别写了快30岁以及30+的姑娘们如何制定合理医美预算的文章(想做参考或者感兴趣的集美,戳这里:医美系

30+不满35岁,如何制定合理的医美预算)那写到我的时候,提到了我的脸中面部存在低平问题,但好在下颌够宽且收紧所以脸部没有“垮”。其实现在一提到中面部低平或者脸垮,很多集美的第一反应是考虑去做个面部填充,让苹果肌、鼻基底等饱满起来,而且很多集美说的非常轻松和随意,好像面部填充就像吃饭喝水一样随便!但是我要认真且郑重地提醒一下因为各种原因想要去做面部填充的集美,慎重!面部填充不是你想填就填的!

话说今年Dior家的七夕限定系列真好看啊……

01

考虑面部填充之前,要先预判自己的脸

是否容易“垮”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人到中年的我们会有很明显的感觉,我们的五官、面相都是原装的,和原来并没有任何不同,但是就是觉得好像“满面横肉”(不要打我,这是那天和一位接近40岁的朋友出去摄影玩的时候,她的原话)或者脸部有一种很虚浮的“胖”。其实这种描述说的不是胖,准确的说是因为伴随着我们的衰老,脸开始出现“垮”的迹象。脸垮的幕后推手是衰老,但其垮掉的速度和明显程度则跟骨相和皮相有密切关系,同时骨相和皮相还是我们考虑是否能够面部填充的关键。

其实骨相和皮相并不是专有的医学名词,但是却形象和直白地能让人理解。骨相指的是我们的颅骨、额骨、鼻骨、鼻梁、上颌、下颌等骨骼的体量大小以及彼此之间是否搭配的协调和流畅。打个比方,骨相就像建楼的钢筋,可以决定我们面部这座大楼的高度、结构以及基本的框架,如果大楼的高度、结构、框架合理,那么这个房子的户型就会漂亮、周正,最重要的是“抗震”效果好——也就是说骨量够大且比例合适的话,面部线条就端正、流畅、有一种力量的美感,同时还能挂住面部的软组织,这样就会比较抗老,颜值的花期就会相对长。典型的骨相美人,举几个例子,大家有目共睹:

而皮相,则指的是面部的肌肉、脂肪等软组织之间是否彼此和谐和自洽,容量是否不多不少(多了脸大有钝感,少了脸瘦有刻薄感),而肤质的细腻也能提升皮相的清透度和精致度。总体来讲,皮相好的姑娘,少女感会更强、更可爱,皮相很优秀的美人,再举几个例子啦:

之前在写发腮的时候,我曾经分析过面部的结构,这里我们就再复习一下关键信息:

由外向内面部大致可分为:表皮及真皮--皮下浅层脂肪--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musculo-aponeuroticsystem,SMAS,对,也被叫做筋膜层)--支持韧带和间隙--骨膜与深筋膜。其中,“筋膜”连着额区、眉眼区、口周和颈部的浅层表情肌,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结构,筋膜实际上还覆着浅层表情肌,虽然很薄,但却致密强韧。

另外,根据学者们的研究,还证实了面部脂肪是以“脂肪室”的形式存在的,并可以分为深、浅两层,浅层脂肪室主要位于SMAS筋膜与皮肤之间,深层脂肪室主要位于表情肌深面,部分紧密附着于骨膜。

根据脂肪的“容积理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面部脂肪室整体往下移动,且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主要为头端变小而尾端变大;并发现深层脂肪室的容积逐渐变少,而浅层脂肪室的容积逐渐变大。

根据上述这些个理论,我们知道,面部衰老(这里主要指脸垮,皱纹一类的以后开篇讲)这个事情,是一种皮相上的“集体”行为,它由真皮层胶原蛋白流失、浅层脂肪发松变大、筋膜层张力减弱、支撑性韧带弹性变弱、深层脂肪垫下滑共同推动。所以骨相和皮相共同决定了我们的面部结构是属于抗老型的,还是不耐老型的——如果骨相很优秀,就足够承载饱满的皮相,即使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出现衰老,皮相的下坠松弛也能被优秀的骨相“拦住”,但如果骨相不够优秀,而皮相太过饱满,后果你们猜会怎样?

02

比起脸垮,面部填充还有哪些风险?

脸垮是面部填充在外表上可能存在的风险,但实际上面部填充内在的风险很多集美过于轻视了。面部填充的方法,目前大概还是两种——使用自体脂肪或者使用玻尿酸填充剂。

根据文献资料,第1例自体脂肪移植手术是由德国整形外科医生GustavNeuber于年实施的,选取上肢的脂肪移植到眶周,以修复眶周继发结核性骨髓炎后的缺损。

自体脂肪填充有一种“废物利用”的感觉,大体流程是先对面部进行术前设计,明确填充的部位和范围(现在很火的丰太阳穴,我真的劝各位集美不要动心思,因为填充太阳穴部位实际上是所有的填充部位里面相对比较危险的位置,这个部位有大的血管和密集的小血管经过,发生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机率要高很多),然后提取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以腰,腹,大腿等位置为主)。接着将取出的脂肪进行离心,提纯以及净化后注射到面部设计好的部位。

自体脂肪填充最大的优势在于因为取自自身身体,所以排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最大的风险或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脂肪栓塞,而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移植后的脂肪成活率。

有关脂肪栓塞,面部填充后主要栓塞的血管是眼动脉及其分支、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等。脂肪栓塞往往发生在脂肪注射后24小时内,其临床症状依栓塞血管不同而不同,可突发局部疼痛,造成失明、脑梗塞,甚至死亡。

如果栓塞到眼部,最常见的眼部症状包括:突然的单侧视力丧失、眼部疼痛和头痛,这些症状最有可能在注射后立即发生,视力丧失的同时可能还伴有眼肌麻痹和上睑下垂。同时因为视网膜对缺氧非常敏感,缺血90分钟后就会造成视网膜永久性损伤。

面部填充发生脂肪栓塞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脂肪组织碎片不慎进入面部血管后造成的,又分有以下几种可能:

(1)脂肪栓子进入面部动脉随着血流流至动脉末梢,引起动脉供血的区域缺血坏死;

(2)脂肪栓子进入面部动脉后逆流至颈总动脉而后进入颈内动脉的分支。面部皮肤的血管均来自双侧颈总动脉,其潜在机制为当注射物进入面部动脉后,随着注射物压力增加,注射物可能逆血流方向移动,逆流到颈总动脉。当注射部位局部组织释放压力时,填充物随血液流动进入颈内外动脉的分支;

(3)由于颈内外动脉的分支存在吻合支,脂肪栓子进入动脉后,也可能通过吻合支直接逆流至颈内动脉的分支;

(4)最后一种虽然不是面部脂肪栓塞的主要方式,但理论上还是存在可能,即注射的脂肪进入面部静脉后,进入肺循环造成了肺部栓塞。

脂肪栓塞的救治较透明质酸更为困难,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又因为手段有限、病情发展迅速,容易造成伤残,甚至死亡。

为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首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所以选择正规的机构、经验丰富的医生真的真的非常重要,一旦不幸中招关键时刻能保住性命啊)。眼部脂肪栓塞的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的眼部症状、体征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脑血管造影。中枢神经系统脂肪栓塞的诊断同样是依据特征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包括头颅CT、MRI、DSA等检查(美容院、不正规小诊所压根不可能有这些专业仪器,一旦需要转院,耽误抢救的黄金时间不说,还要全凭做人的良心)。

说完最危险的情况,还要稍微说一下最不确定的情况,即脂肪填充后脂肪的成活率。因为医学是一个不断发现并研究的过程,截止到目前对于脂肪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手段还在不断研究和更新中,学界在施术步骤、处理方式及手法等问题上仍有很多需要达成共识的地方。不过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显示,自体脂肪的吸收大部分发生在移植后的前3个月内,吸收率因人而异有时甚至能高达50%,存在需要二次填充甚至多次填充的可能。另外运动越多的区域脂肪的留存率越低,运动少的区域则有助于脂肪干细胞(ADSCs)的成熟分化且有助于脂肪的血管再生,所以留存率就高。

说完自体脂肪填充面部,肯定会有集美说现在“快餐式”的填充方法是使用交联玻尿酸进行填充。

玻尿酸也就是透明质酸,本身在人体细胞外基质中也大量而广泛的存在着,它有着高度的亲水和保水特性,其吸收水分后,向周围产生的膨胀压力使其具有一定支撑组织的作用。

正是基于这种特性使其成为维持组织形态及功能的理想填充剂。但是由于天然透明质酸的半衰期很短不能直接用于临床应用支撑组织,因此必须加用化学交联剂来抵抗酶解作用,从而维持其稳定性,延长在组织中的存在期限。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x.com/lsmly/7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