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医工程是我省打造国内有影响医院的重要举措。“1”,即以提升全省医疗水平为主线;“3”,即建设一批省重点临床医学专科、重点临床医学实验室和重点临床科研创新团队;“6”,即建设区域临床医学、疑难重症诊疗、急救体系协作、互联网+国际医疗、前沿医疗技术、医院管理评价“六大中心”。运城市参照省“”兴医工程项目,审时度势,精准研判省内外形势和运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聚焦医疗领域和群众需求,打造运城医院,以点带面提高全市医疗服务水平,夯实晋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基础。医院应势而为,积极对照省级目标任务,集中力量组织申报优势学科,目前,已获选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外科两个学科。
心血管内科多项数据稳居全省前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成为导致国人猝死的两大原因。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及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2.9亿,同时每年约有七八十万人因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等导致颅脑损伤致死、致残,在45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首位。针对此类问题,医院党委书记、医院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实施“”兴医工程项目意义重大,并为此付诸努力。
据了解,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年,年被评为山西省省级重点专科,现有医师37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29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12人、住院医师13人。开放床位张,其中重症监护床位22张。分为心内一病区、心内二病区、CCU和心脏导管室四大块。年门诊量3.4万人次,年出院患者人次,年介入手术量余台次,年介入治疗例数余例,稳居全省前三名。
近年来,在学科带头人屈艳玲主任的带领下,心血管内科不断深化特色专科建设内涵,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现已形成了富有专科特色的诊疗体系。具体而言,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技术作为目前严重冠心病病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心血管内科常规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慢性闭塞病变和分叉病变等疑难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年开展了心律失常的射频治疗,医院同步,目前已为千余名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根除了顽疾。还开展了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时或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三腔起搏器植入技术以及ICD植入技术等疑难复杂技术。
此外,在胸痛中心建设方面,自年3月该院启动胸痛中心建设以来,通过优化流程,建立完善的院内院外急救网络,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及多学科协作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经过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年3月22日,医院顺利通过年第一批次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版),成为运城首家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
在房颤中心建设方面,在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房颤中心、心衰中心建设,9月4日房颤中心通过专家认证,11月14日进行授牌。
屈艳玲介绍,通过人才引进和更进一步发挥“凤还巢”专家作用,心血管内科在签约3名凤还巢专家的基础上,8月14日还引进上海医院心内科方唯一教授为心内科首席专家,充医院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年新引进人才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4人;8月完成ICU扩建项目,增加重症监护床位12张;9月开工心内导管室改造工程,改造完成后将增加一间导管室,满足介入手术增长需求。
神经外科三四级手术量全省排名第三
医院神经外科成立于年,年被评为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年被评为山西省临床重点专科,是医院和医院等教学基地。
神经外科现有医师16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0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编制床位68张,开放床位93张,初步形成亚专业学科,年手术量余台次。年科室三医院排名第三。成功开展功能磁共振指导术中唤醒麻醉和超声辅助下功能区肿瘤切除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5年来,承办国家级学术会议1次、省级会议1次,发表SCI论文2篇、中华系列论文1篇、国家级论文10余篇。
目前,在学科带头人薛国强副院长的带领下,医院神经外科通过亚专科精细化发展,已形成完整全面的学科体系。具体而言,颅内肿瘤专业已常规开展胶质瘤的综合治疗、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各种入路的脑膜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鞘瘤、脑室内肿瘤、颅咽管瘤等各种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实现了最大限度切除肿瘤、最大限度保留功能,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胶质瘤MDT团队的功能磁共振引导术中唤醒、超声辅助下功能区肿瘤切除术及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目前,脑血管病专业已常规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及开颅手术治疗。近年来,共完成各类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栓塞术、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等余例,开颅手术余例,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
脊髓脊柱专业常规开展脊膜瘤、神经鞘瘤、脊髓肿瘤、颅颈交界区畸形、脊髓栓系综合征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开展了神经内镜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等微创手术;开展了术中椎板复位及脊柱内固定,有助于增强患者术后脊柱的稳定性,改善脊柱功能。
功能神经外科已独立开展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目前,正逐步开展帕金森、顽固性耳鸣、眩晕、症状性癫痫等的手术治疗。
神经重症专业在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全天候开展各类急诊手术治疗,拥有独立的神经外科监护室和医护团队,践行隆德理念和整体观念,力争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生存质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施改建、设备购置与更新是确保建设目标实现的基础与有力保障。今年,神经外科已购进超高清神经显微镜设备,并已安装使用。”薛国强说。
拟建立“院士专家协作中心”
运城市启动“”兴医工程以来,医院已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陈志南教授在心脑血管的防治与管理、病理分子诊断技术、肿瘤分子治疗、生物样本库和实验室的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拟建立“院士专家协作中心”。
年作为重点建设项目的中心实验室,规划设计有细胞培养室、蛋白组学实验室、PCR实验室、流式细胞室、精准分子中心,可开展细胞水平、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等高起点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建成后,医院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瞄准医学科技发展前沿,追踪医学发展方向,以解决临床疑难病、多发病、危重病诊断问题,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缩短与国家最高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高萍表示,通过实施“”兴医工程,未来三年,医院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外科将从科室规模、高端人才引进、医疗技术、教学住培工作方面、科研论文方面,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面,把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外科建成亚专业特色明显、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临床专科、高水准的临床科研创新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将医院打造为黄河金三角区域疑难疾病和危重症的区域诊疗、救治中心。
采写:山西青年报记者王钰钦
编辑:宋凌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