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俗称脚气,是最常见的浅表真菌感染,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足部浅表皮肤真菌感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累及趾间、足跖及侧缘,严重时可波及足背及踝部。
脚气(足癣)的分类
临床上通常根据皮损形态,将足癣分为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三种类型,但临床中所看到的患者,往往几种类型同时存在。糜烂型脚气糜烂型脚气,这也是最常见的脚气。初期的时候脚趾之间会较为潮湿,浸渍发白或者起小水泡,干涸脱屑之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奇痒。受到继发细菌感染时,还会伴随明显的臭味。病情发展比较严重时,可累及所有的指尖。
水疱型脚气水疱型脚气,这种脚气起初的时候,主要表现为成群或散在的小水疱,疱壁一般较厚,为饱满的小水泡,有的会融合为大泡,不易破裂。泡液是透明的,周围没有红晕。当水疱干燥吸收后,可有脱屑等临床表现,感觉奇痒,这类多发于足边缘。
角化型脚气此类脚气多发于脚后跟、脚侧主要表现是皮肤粗厚干燥,角化脱屑、粗糙、瘙痒,容易发生龟裂,并没有水泡或者糜烂发生,一般也没有异味。但受到天气干燥等因素影响开裂后,会比较疼痛。
如何预防和护理?●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足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不与家人共用拖鞋、洗脚盆及擦脚毛巾;
●平时不宜穿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袜子分开洗,洗完后在太阳底下暴晒;
●足癣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