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务实求真,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最近一个患者因为其它疾病采用祛湿泡脚散进行泡脚调理,泡了6天却意外发现自己双腿的毛周角化好了许多,基本看不出来了,原来不敢光腿穿裙子,现在敢穿了。
北京赵炳南老先生是现代中医治疗皮肤病很有名气的专家,赵老说“善治湿者,当治皮肤病之半”,特别重视治湿在皮肤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有些疾病从表面看就是湿邪表现,比如有些皮肤病有液体分泌物,符合湿邪致病“浊”的特点,所以很容易判断。但是有些皮肤疾病,从表面看来看不出湿邪的表现,比如这个毛周角化,表面看起来是“燥邪”,有时运用祛湿的方法却有效,让我们不禁陷入思索。
也许,有些皮肤疾病表象是燥邪,但是本质却是湿邪。整体上来看,湿邪阻滞了津液的输运行,导致某一局部的干燥。中医善于从整体把握审视疾病,并且善于从整体进行入手治疗,所以一些看起来有矛盾的治法,其本质可能并不矛盾,只是整体视角与局部视角的哲学关系而已。
中医的实践性特别强,每一个患者,无论效果如何,无论出现任何的反应,似乎都在证明着中医的某些理论,又似乎揭示着某些还未发现的理论。中医的许多理论,不是纯粹科学,而与哲学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所以许多时候特别重视悟性,一旦想通了或者琢磨透了一些猜测,可能会让临床疗效提高一大截。
中医医术的进步,绝不是靠医生本人闭门造车,面壁而思,也不是靠每天拿着几张固定的方子去机械地应付成群结队的患者,而是需要思索,需要总结,需要反思,需要反复不断地证明与否定自己的推论。所以,真正推动中医医术进步的,绝不是某个神医或祖师爷,而是千千万万的患者的反馈,张仲景如此,李东垣如此,叶天士也是如此!
想看更多文章,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