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者简介
王云彦,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神经外科。擅长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和显微手术治疗,脑肿瘤和脑外伤的显微外科治疗。医院率先开展了首例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神经介入栓塞治疗、经动脉途径和经静脉途径颈动脉海绵窦瘘和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栓塞和手术治疗、脑血管畸形的神经介入栓塞治疗、脊髓血管造影术和脊髓血管畸形的手术和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支架血管成形术、颈动脉闭塞的血流再通手术等。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脑血管病的基因治疗和脑胶质瘤基因治疗方面。目前在各级刊物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12篇文章被SCI收录。此外,他还担任中国卒中学会复合手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复合手术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一、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男,48岁因“阵发性头晕10天”入院简要病史
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晕,呈非旋转性,不可忍受,伴有恶心,无呕吐,无意识丧失,无肢体抽搐,无畏寒、发热,医院行颅脑MRI+MRA提示脑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前交通动脉瘤。经内科输液治疗好转出院,为进一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再次入我院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治疗,无烟酒嗜好。二、诊断经过
入院查体情况
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术前影像学检查
颅脑MRA提示前交通动脉瘤,右侧大脑动脉A1段缺如。脑血管造影及3D重建提示:
前交通动脉瘤(左侧优势供血)
三、术前讨论
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表示拒绝行开颅手术治疗,经过全科讨论评估认为动脉瘤瘤体指向前方,分离暴露引起动脉瘤破裂可能性低,开颅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栓塞均可选择,两者相较,介入栓塞创伤小、恢复快,且动脉瘤与A1角度不大,微导管到位相对简单,但动脉瘤系宽径动脉瘤,为避免弹簧圈突出引起远端血管闭塞同时可降低术后复发的可能,需给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术前常规给予双抗药物准备。因此支架辅助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是该病例我们选择的手术策略。术中设计介入器械选择
远端通路导管:8FTracLine90cm
支架微导管:Rebar-18
栓塞导管:Headway17
微导丝:Synchro20.
支架:LVIS3.5mm×15mm
成篮圈:HydroFrame5mm×15cm
四、手术过程
泥鳅导丝和cm单弯导管的配合下将8F90cmTracLine置于左侧颈内动脉岩骨段,通路导管到位顺畅,颈内动脉未见痉挛情况。
微导丝的配合下分别将支架导管及栓塞导管到位,整个到位过程系统稳定
对动脉瘤进行致密填塞,依次填入HydroFrame5mm×15cm、HydroFrame4mm×12cm、ev33D3mm×8cm、ev33D2mm×6cm、ev3Helix1.5mm×4cm2枚,后释放LVIS3.5mm×15mm支架
五、术后患者情况
术后即刻造影见动脉瘤栓塞致密,载瘤动脉通畅
术后情况
术后患者未诉特殊不适,未见阳性体征,术后第三日出院。六、治疗体会
快速、安全地完成手术是每一位神经介入医生的追求。在保障手术安全的前提下,缩短介入治疗手术时间的重要决定因素是通路导管是否“给力”。一个好的通路导管要至少满足三个条件:1.推送性能好,导管能迅速到位;2.提供良好的支撑力;3.能为栓塞器械提供更大的兼容性和操作空间。对于Ⅱ型或Ⅲ型主动脉弓患者,通路导管若不能很好地进入靶血管,反复刺激强行通过迂曲血管,往往会造成严重血管痉挛而引起脑供血不足等并发症。该病例中仅用8F90cmTracLine远端通路导管顺利到达左侧颈内动脉岩骨段,推送手感顺畅,示踪性良好;未引起血管痉挛等不良表现;栓塞过程能够感受到中间导管提供的强支撑力,在操作微导管到位及释放弹簧圈和支架的全过程中整个输送系统都非常稳定;TracLine独有的斜口设计,使得处理血管瘤时的工作面积显著增大,操作栓塞器械更为得心应手,游刃有余。TracLine远端通路导管在这个病例中的应用,避免了既往常规“远端通路导管+中间导管”建立通路的做法,使得这台手术的时间被显著缩短,并且节约手术费用。产品简介
年10月,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的全新一代多功能远端通路导管TracLine?(“纵贯线”)正式发布。这款导管是禾木公司原研的一款拥有多项专利的新产品,独特的斜面开口结构、超大内腔、超长柔顺段设计、中段三倍超强支撑段等设计要点源于公司设在美国加州的研发实验室,并根据中国医生的使用习惯做出相应调整,适用于治疗出血性及缺血性神经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TracLine?导管区别于市场上的既有产品,其独特的设计赋予了导管更为强大稳定的支撑力和更灵活安全的过弯能力,是神经介入领域配合医生安全、高效完成手术的利器。
TracLine?是全新一代多功能远端通路导管,采用编织缠绕设计,支撑强化自近端至远端逐步实现完美平衡。TracLine?与众不同的设计在于其具有独创的斜面和TRX超软头端,及加长的柔软段设计,更适合中国及亚洲人群脑血管纤细且迂曲的特点。为实现柔软和支撑的完美平衡,TracLine?不仅在中间过渡段采用全新复合材料,提供较同类同直径导管3倍的强力支撑,而且在导管近端再次强化支撑稳定。同时TracLine?提供了0.(8F)和0.(6F)型号的大内腔设计,不仅能很好地兼容双系统,提供稳定的支撑,更在大负荷量血栓抽吸方面有优秀的表现。
TracLine?导管特点
TracLine?
全新一代多功能远端通路导管
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于年正式运营,研发中心位于中国威海,运营总部设在北京。禾木公司是一家快速发展的神经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型平台企业,为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颅内血管狭窄等脑血管病领域提供神经介入整体解决方案。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公司始终奉行严控质量、安全标准,以确保产品的最高级别可靠性。通过多源化研发和国际学术资源,持续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产品,深入布局神经介入等赛道。禾木公司拥有专业资深的管理与运营团队,未来三年,公司将在新加坡全球总部组建一个由研发工程师、市场营销和销售人员组成的超人班底,开拓亚洲市场,扩大企业在国际医疗器械市场的影响力。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