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正确认识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初起为炎性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逐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点状出血是诊断银屑病的重要特征,称为三联征。

皮损形态

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环状、带状、泛发性、脂溢性皮炎样、湿疹样、蛎壳状、扁平苔藓样、慢性肥厚性、疣状等。

好发部位

头皮、四肢伸侧多见,对称分布;指(趾)甲和黏膜亦可被侵,少数可见于腋窝及腹股沟等皱襞部,掌跖很少发生。

寻常型银屑病分为

点滴状银屑病

①起病急,皮疹为0.3~0.5cm大小丘疹、斑丘疹,色泽潮红,覆以鳞屑,广泛分布;

②发疹前常有咽喉部链球菌感染病史;

③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

④经适当治疗,皮疹在数周内消退,少数转为慢性病程。

斑块状银屑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

①皮疹基本特点为境界清楚的暗红色斑块或浸润性红斑,上附白色、银白色鳞屑;

②查体见“蜡滴现象”、“薄膜现象”、“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和“束状发”等;③皮疹好发于头皮、背部和四肢伸侧;

④伴或不伴瘙痒;

⑤进行期可有同形反应;

⑥皮损反复发作,多数冬重夏轻。

分期

①进行期,旧皮损无消退,新皮损不断出现,皮损炎症明显,周围可有红晕,鳞屑较厚,有“同形反应”;

②静止期,皮损稳定,无新发皮损,炎症较轻,鳞屑较多;

③退行期,皮损缩小或变平,炎症基本消退,遗留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

疾病严重度分类

①轻度,皮损面积3%体表面积(BSA),甚少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基本无需治疗,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2~5分;

②中度,皮损累及3%~10%BSA,影响生活,患者期望治疗能改善生活质量,DLQI6~10分;

③重度,皮损面积10%BSA,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DLQI10分。

与以下疾病鉴别

01

玫瑰糠疹

其起病时常在躯干、上臂、股部先出现一个母斑或称先驱斑,圆形或椭圆形,淡红或黄褐色,直径3~5厘米,边缘略高起,被覆糠枇样鳞屑,多为1个,也可能有2~3个。1~2周后躯干及四肢近端相继出现较小的皮损,数量较多,散布或密集,但不融合。如呈椭圆形,其长轴与肋骨的方向平行,一般数周可愈、愈后不易复发。

02

扁平苔癣

皮损为高起皮面的扁平丘疹,粟粒至绿豆大或更大些,多角形,亦可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多为紫红色,亦可为暗红、红褐或污灰色。有的皮疹中央略有凹陷,表面有一层光滑发亮的蜡样薄膜,并可见到有白色小点或细线的网状白色条纹.称为Wickham纹。

有的皮疹大小一致,有的皮疹大小不等,密集分布,或互相融合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斑块,表面有鳞屑,不易刮除。可发生任何部位,但四肢多于躯干。四肢屈侧多伸侧,躯干以背腰部为多。粘膜处如口腔、口唇、龟头、阴唇内侧等也可发生。常伴有剧痒。

03

神经性皮炎

皮损初起为粟粒至绿豆大丘疹,日久密集融合成斑片,斑表面皮纹加深而皮峭隆起,边界清楚、色淡红、黄褐或正常肤色。斑片大小不等,数目多少不一,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时周围有散在的扁平丘疹。好发于颈后及两侧、双肘膝伸侧、尾骶部。

若仅发生于上述部位一处或几处,称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若躯干、四肢等处见大量皮疹者,称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本病伴瘙痒。病程缓慢,易复发。

04

毛发红糠疹

皮损特征是有散布的淡红色鳞屑性斑块及毛囊角化性丘疹。丘疹为针头或粟粒大,干燥而坚硬,顶部尖锐或呈圆锥形,淡红色或棕红色,其顶端中心有一角质小栓及常贯穿一根失去光泽的细弱的毛发。角质栓伸入毛囊较深,故不易剥去。多见于四肢伸侧、躯干、颈旁和臂部,特别在手指的第一和第二指节的背面最为明显,具有特殊诊断意义。

如多数丘疹聚集成片,则呈“鸡皮”样外观,触摸之有刺手感。逐渐发展,丘疹可互相融合成黄红色或淡红色斑片,边界清楚,表面覆盖糠状鳞屑,好发于两肘膝伸侧、髋部和坐骨结节处,也可播散全身。多数患者有掌蟅角化过度。表现为鳞屑性红斑,干燥可有皲裂。病程缓慢。

05

副银屑病

本病有4个类型。点滴型:皮损为针头大或豌豆大红丘疹,有粘着性细薄鳞屑,刮除后无点状出血现象。苔藓型:皮损为棕黄色或青褐色苦藓样丘疹,覆有鳞屑,数目多而且多融合成网状外观。斑块型:皮损为红色或棕色斑片,边界清楚而不规则,大小不等,有粘着性细小鳞屑。痘疮样型:皮损为淡红色或红褐色针头至豌豆大之圆形丘疹,并易坏死、出血及结痂,而呈状如丘疹坏死性结核疹,表面覆盖鳞屑,有的可发生水痘样水疱。以上常发生于躯干、四肢,很少侵犯头面及掌蟅。无自觉症状,病程缠绵,不易治疗。

06

脂溢性皮炎

皮损初起为毛襄周围红色小丘疹,逐渐融合成斑片,大小不等,境界清楚,呈淡红或红黄色,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刮除后无点状出血。好发于头面、胸背等处。发于头部者,皮损上覆有灰白色糠枇状鳞屑,或为油腻性鳞屑覆盖,重则覆盖全头皮,无束状发。

07

掌跖脓疱病

本病好发于掌跖,掌部好发于手掌中央及指掌面,跖部以足弓处最多见,病变轻时,限于掌跖一侧,重时可以对称或整个掌跖全部受累。皮损处呈现红斑或暗红斑,斑上散发针头大脓疱(为无菌性脓疱),常成批出现,数量不等,脓疱吸收则表皮增厚,表面有片状鳞屑,中心固着。四周游离。本病需与掌跖脓疱型银屑病鉴别。

08

头癣

头皮见灰白色糠枇状鳞屑,或厚或薄,有断发及脱发,无束状发,可查出真菌,好发于儿童。本病应与头部银屑病鉴别。

09

盘状红斑狼疮

本病好发于颜面,主要为红斑,典型者呈蝶形,表面覆有灰黄色粘着性鳞屑,鳞屑底面有角栓,皮损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表面愈后可有萎缩性疤痕。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型银屑病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好发于小关节,尤以指(趾)末端关节多见,血清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同时伴有银屑病皮损和指(趾)甲改变,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难鉴别。

11

剥脱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又称红皮病,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病。药疹、银屑病、湿疹、皮炎(主要为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毛发红糠疹等都能发展成红皮病。药疹所致者,有服药历史,发病急,早期多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

湿疹、皮炎所致者,过去有湿疹、皮炎病史,常在急性阶段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发展成红皮病。毛发红糠疹所致者,早期于肘膝部或指趾背可见特征性的毛囊角质栓,有时在岛状正常皮肤上见到此种典型皮疹。鱼鳞病样红皮病为遗传性疾病,一般发生于出生后不久或婴幼儿时期。

红皮症型银屑病,一般是在寻常型银屑病急性进行期中因用药不当刺激后而引起,有时能找到个别残存的典型银屑病皮损。只要认真回顾病史,找出原因,了解各个病的基本特点,红皮症型银屑病与其他疾病引起的红皮病是不难区别的。

内容来源于:

1、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简版)2、牛皮癣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x.com/jhxsz/4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