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之灵枢病本篇第二十五

病本是指疾病的根本。文中指出治病必须求疾病的根本之所在,并列举了七种先病和后病的情况,从治标和治本的先后,阐明中医标本论的重要治疗原则,故篇名为"病本"。

  本章要点:

  一、简洁明了的道出了病症标本,治病的原则。   二、本篇看似短短的十来句话,分别讲述逆证、寒证、热证、腹泻、中满、大小便不利、病之有余、不足等症状,如何根据其先后发生次序,及病情的轻重缓急来确定治疗方法,何时取本,何时取标。   三、重点强调中满及大小便不利时,不管是标还是本,必须先治疗的原则。另外,还提到病轻的时候可以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病势急而重,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1];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后泄者,治其本[2]。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为独行;先小大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

[1]治其本:《甲乙经》此后有"先病而后生热者,治其本",可从。

[2]先病后泄者,治其本:《甲乙经》、《素问》此句在"先泄而后生他病者"之前,又据《素问》补加"而"字,即"先病而后泄者"可从。

先患有某一种疾病,然后出现四肢厥逆的,应该治疗其原来的疾病;若是先有厥逆的症状,然后出现其他的病变,治疗时就应该先治疗厥逆;先有了寒病,再出现其他病证的,寒病为本,应先治疗寒病;先有了某种疾病而后产生寒证的,应该先治疗原来的疾病;先有了热病而后产生其他病变的,热病为本,治疗时应该先治疗热病;先有了某种疾病,而后发生热病的,应先治疗原来的本病;先有了某种疾病而后发生泄泻的,应该先治疗原来的本病;先有泄泻,而后转生其他病的,泄泻为本,应先调治泄泻,再治疗后来发生的其他的病变;先有某种疾病,而后发生中满的病证,应先治疗中满的标证;先患中满而后发生心烦的病变,中满为本,应当治疗其中满。

人体有感受了非时令之气的六淫之气而发病的,也有因为不能适应按时而至的六气而发的,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只要出现大小便不利的情况,虽然大小便不利为标,但应先救治这一个紧急的标证;只有在大小便通利的情况下,方可先治其他的本病。

疾病发作之后出现实证的,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要的治法,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疾病发作以后表现为虚证的,治疗时应该先扶正,一般应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治疗当中还要谨慎地观察病情变化的深浅轻重,根据客观的情况,治疗也随症状而变化,精心调治。病情轻缓的,可以标本同治,病情深重的,要抓住症结之所在,先从一个主要的方面下手治疗。先有大小便不利的症状而后变生其他病证的,应先治疗大小便不利这个根本的病证。

本篇的内容在临床的治疗当中是十分重要的原则,临证时具体的病情变化十分复杂,常有病证的混淆和证候的交叉,因此,分清疾病的标本先后是非常关键的。本篇在强调"治病求本"这一大原则的前提下,又提出了两个原则,一是"急则治其标",属于此范围的包括"中满者治其标"和"小大不利治其标"两种情况;二是"间者并行,甚为独行",即在病情轻微的情况下可标本同治,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则但治其标或先治其本。

(作者:别有病网站XJ)

  "病本",强调的这个根本就是原发病。那什么是原发病呢?给大家举个例子。

  很多年青人都会长青春痘,有的长在脸上,会严重影响美观。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在长痘的部位抹些像皮炎平之类的膏药,有些甚至是激素类的。一般情况下,抹了之后,那个地方的痘就不长了,而一旦不抹,还会接着长,并且在抹药的地方皮肤会变黑。那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青春痘的问题,我写过多篇文章了。你要搞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叫青春痘,而不叫婴儿痘、老年痘?小孩和老年人为什么不长痘?这是因为,小孩身上没有那么多的毒素,而老年人虽有毒素却发不出来,只有年青人身上不仅毒素多,并且正气也足,所以,才能把毒表出来。青春痘,正是人体排毒的一种体现。

  不止是青春痘,像很多的皮肤病,荨麻疹、湿疹、脚气、手癣、手足口等,都是人体排毒的一种表现。因此,如果仅在表面做文章,仅是治标,而没有治本,没有去除掉产生病的根源,痘还会继续长。只有将体内的毒素产生的根源去除,才是解决问题根本的王道。像刮痧、拔罐、喝果蔬汁、运动等,都是人体主动排毒的一种表现,当体内的毒素被排出以后,皮肤表面的痘痘也就自然消失了,这正是: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其实,我们注意一下"病本"篇它所强调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大小便要通,如果大小便不通,就先要解决大小便通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大小便是人体重要的排毒通道,如果这个最主要的通道毒排不出去了,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症,比如,我遇到过好几个网友的咨询小孩子发烧的问题,我一定是先问大便干不干,凡是好几天没排便而引起的发烧,一律先解决排便的问题,等拉两泡稀过后,烧自然就退了,这符合"病本"篇的中心意思。所以,所谓"病本"篇的中心意思,就是要解决大小便等排毒通道通畅的问题。

前述总结中说青春痘涂激素类膏药是治标不治本,这是对的,但其后把此类皮肤疾病及各类皮肤病都一概说成是人体排毒,本人对此解读有异议(上述蓝字部分)。

按现代医学知识,青春痘学名“痤疮”,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也就是说,之所以是“青春”痘,主要原因是体内激素分泌过旺且皮肤毛囊堵塞,内外双因,所以“治本”应是调节激素平衡、减少皮脂过旺的分泌,包括饮食调理、疏通体内经络,适度的运动和各项有益身心的活动等方式调节激素的分泌、分布和消耗;再通过清洁皮肤、疏通浮络孙洛等方式治标。另外,"急则治其标",在炎症反应严重的时候适当用些药膏,也不失为一种应急方法。

而荨麻疹、湿疹、脚气、手癣、手足口等疾病,有些是体内免疫系统失调,有些是外部病菌感染,都是内外双因共同导致的疾病。治疗方式上,重症、急症的皮肤病,适度用外用药杀菌,治其标,最终还是要应以治本为主,疏通体内经络、调节体内各系统平衡,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效果。以上为本人拙见,请各位踊跃留言指教,谢谢!(青之羽)

点击阅读?《灵枢.厥病篇第二十四》素问系列全目录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x.com/jhxsx/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