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药学会医院刘燕燕
SUMMER
痘痘长期不好怎么办,正确认识很关键。本期内容带大家了解关于战“痘”的那些事儿。
01
痘痘是什么
痘痘,学名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据统计大约有95%的人会受到痤疮的影响,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它好发于面部、前胸和后背等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主要表现为黑头、丘疹、粉刺、囊肿及脓包等。若不及早干预,可能会留下疤痕,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负担。
02
痘痘是怎样形成的
研究表明痤疮的发生机制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年龄、性别、体内的激素水平、饮食结构或生活习惯等
上述因素会导致皮脂分泌增多,进而为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使毛囊堵塞和炎症加重。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
使皮脂不能正常排出,导致皮脂腺导管堵塞,产生粉刺。随着时间的延长,毛囊扩张,角质细胞、皮脂和痤疮丙酸杆菌在毛囊中不断堆积,导致皮肤炎症加重,促使粉刺演变为丘疹、结节、囊肿等。
微生物的增殖
毛囊中存在的痤疮丙酸杆菌是痤疮的主要致病菌,其通过分解皮脂为游离的脂肪酸来刺激毛囊过度角化和诱导细胞产生炎症,从而加重痤疮。
炎症反应
痤疮丙酸杆菌诱发皮肤产生局部炎症,使粉刺壁破裂,而排出的内容物进入真皮加重炎症,最终破坏毛囊皮脂腺的结构。
03
严重程度划分
(Ⅰ级)轻度
仅有粉刺
(Ⅱ级)中度
有炎性丘疹
(Ⅲ级)中重度
出现脓疱
(Ⅳ级)重度
有结节、囊肿
04
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痤疮的手段和产品多种多样,但正规的治疗才是痊愈的根本保障。中国痤疮治疗指南(年修改版)认为外用药物治疗是痤疮的基础治疗,轻度的痤疮,可以通过外用药物和调整生活方式等来治愈。而严重的痤疮则需要在系统治疗的同时辅以外用药物治疗。
常用的外用药物
维A酸类药物
异维A酸、阿达帕林等
抗菌药物
过氧化苯甲酰、红霉素、林可霉素、夫西地酸等
其他
壬二酸、氨苯砜、水杨酸等及多种药物联合的外用复方制剂
系统治疗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口服药物,主要有抗菌药物、维A酸类药物和激素类药物。
抗菌药物
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维A酸类药物
异维A酸和维胺酯
激素类药物
雌激素与孕激素的联合应用、螺内酯、泼尼松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物理与化学方法辅助或替代痤疮的治疗,以及痤疮后遗症的处理。其主要包括光动力、红蓝光、激光与光子治疗、化学剥脱治疗等。
在临床上,没有可用于任何人的通用治疗方案,都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遵从医嘱,切记盲目加药、减药或停药,以防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05
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为了能快速赢得这场战“痘”,还需要注意:
01
推荐使用具有去油功效的泡沫洁面乳,早晚各一次,洁面后需要保湿控油。
02
饮食上尽量少蛋白、脂肪、糖、酒精、咖啡、油腻、辛辣,多蔬菜水果以及鱼类,平时还可喝清热的绿茶、菊花水等。
03
千万不要用手挤痘痘!这会导致局部组织破坏加重,容易形成疤痕。
04
适当运动有助于缓解痤疮的症状。
05
尽量不化妆,如有需要,应彻底卸妆。
06
不要熬夜,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
07
保持心情愉悦、注意防晒。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本文为“PSM药盾公益”原创如需转载,请留言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医院张志东
参考文献
[1]鞠强.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修订版)[J].临床皮肤科杂志,,48(09):-.
[2]肖青青,高尚璞,宋瑜.饮食在痤疮发病中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9(92):92-93.
-END-
搜痤疮相关的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