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药品监督管理局2日介绍,年,从广西口岸进口的中药材数量占中国进口中药材总量的约65%,其中,东盟中药材从广西入关的品种和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广西逐渐成为东盟中药材进口通道。广西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处处长黄祥远介绍,国家批准的广西中药材进口通关口岸有南宁、凭祥、东兴、龙邦四个,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以及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的推进,中国-东盟药品国际经贸合作快速发展。年8月至今,通过南宁口岸通关的药品(药材)共笔,总重量吨,总货值万美元,进口量较年同比增长%。短期内,南宁口岸已跃居中国中药材进口第一大口岸。年5月,中国国家药监局新修订《进口药材管理办法》,明确对首次进口的药材,由省级药品监督部门进行审批,其所在地省级药品检验机构承担样品检验工作。《办法》实施后,自年9月起,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进口药材检验量激增,共收到进口药材检验通知书90次,涉及个拣样,约吨,价值约万美元,业务量同比增长超%。以前,广西药材进口主要以食品、农产品的名义通过边民互市进口,以药材报验的品种、数量极少。现在,增加到石斛、西红花、乳香、丁香、豆蔻、肉豆蔻、荜茇、决明子、小茴香、西青果、西红花等11个,主要来自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还有伊朗、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做好进口药材检验工作,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指导各药材进口公司做好货源质量把控,运输存储等工作,同时注重把关检验过程,杜绝不合格中药材进入国门。我国11个省份的地道中药材产地品类1、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2、广药:又称“南药”,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如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马钱子、槟榔等。3、云药:主产于云南。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儿茶等。4、贵药:主产于贵州。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5、怀药:主产于河南。如“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6、浙药:主产于浙江。如著名的“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莪术、杭白芷、栀子、乌梅、乌鞘蛇等。7、关药:主产于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如人参、鹿茸、辽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蛤蟆油、甘草、麻黄、赤芍、苍术等。8、北药:主产于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如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9、江南药或华南药:主产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苏、赣、皖、闽等)。如茅苍术、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枳实、枳壳、牡丹皮、木瓜、乌梅、艾叶、薄荷、龟板、鳖甲、蟾酥、蜈蚣、蕲蛇、石膏、泽泻、莲子、玉竹等。10、西药:主产于“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以西的广大地区(陕、甘、宁、青、新及内蒙古西部)。如大黄、当归、秦艽、秦皮、羌活、枸杞子、银柴胡、党参、紫草、阿魏等。11、藏药:主产于青藏高原地区。如“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甘松、胡黄连、藏木香、藏菖蒲、余甘子、毛诃子、麝香等。
其它:西宁大黄;宁夏枸杞;福建泽泻;山东阿胶;安徽宣城木瓜;江西枳壳。
来源:农学谷
本站非原创文章,图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x.com/hbjhz/7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