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戴口罩時:
太悶了喘不過氣來,眼鏡上還有一層霧氣,難受!#習慣戴口罩後:
手機可以不帶,口罩不能忘記!
不戴口罩就像裸奔,沒有安全感,戴上口罩的自己竟然有點美,連化妝都省了。#戴口罩一段時間後:
口罩下的皮膚越來越粗糙,毛孔變大,水油不平衡。
揮別青春期多年,竟然又長痘了!口罩到底是用來擋病毒還是遮痘痘?相信不少集美都有這樣的困擾。"口罩痘"也曾一度登上熱搜。正值秋冬換季,氣候乾燥。皮膚敏感+口罩=爆痘+爆痘。影響顏值不說,每次摸自己的臉。凹凸不平、坑坑窪窪,令人頭大!其實,痘痘不是一天就形成的。痘痘,學名"痤瘡",是一種多因素的疾病,發病機制比較複雜,總結概括:主要原因:?皮脂分泌過多。?雄激素水平異常。?毛囊周圍細胞角化異常。?炎症(主要為痤瘡丙酸桿菌引起)其他原因:遺傳、免疫、藥物、環境、飲食、作息、心理壓力。通常,痘痘的發展分為四種狀態(如下圖),整個過程循序漸進,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加重。(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A早期的微粉刺幾乎肉眼不可見;B隨著皮脂與皮膚代謝產物的堆積,形成肉眼可見的粉刺,無紅腫和疼痛,但粉刺里往往為細菌和皮脂的混合物;C粉刺里的細菌和皮脂混合物釋放到周圍組織,導致皮膚損傷加重,逐步形成炎症性丘疹,頂端可有小膿包。D炎症持續不消,小膿包發展成大小不一、暗紅色的結節或囊腫,也就是最嚴重的狀態,幾乎都會留下痘印和痘疤。(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因此,戴口罩≠長痘。從上述發病機制可以看出,痘痘是一種慢性皮膚病,長痘則與多種因素有關。口罩:這個鍋我不背!那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因為戴口罩而長痘了呢?原因1。
濕度增加:口罩遮住了嘴和鼻子,我們在口罩下呼吸,小空間里溫度升高,濕度增加,很容易造成臉部及下頜部位的皮膚油脂阻塞毛孔,從而形成痘痘。
原因2。
細菌感染:皮膚表面覆蓋著一層細菌,有益菌+有害菌。口罩內溫度及濕度的上升,促進了某些菌群的增殖,皮膚表面狀態失衡,讓原本的粉刺變成了痘痘。
原因3。
皮膚摩擦:大多數口罩的織布材質都比較粗糙,不親膚,再加上口罩的褶皺處長期與皮膚摩擦,很容易引起過敏、長痘。
(圖片來源:百度圖庫)那麼問題來了。疫情還未結束,口罩還得隨身帶。如何讓這「口罩痘」扼殺在搖籃里?已經冒出的痘痘又該如何處理呢?護理+飲食+藥物,擺脫"口罩痘"。1。
護理得當,由內而外。
面部護理第一步,認真清潔。選擇合適的潔面產品,回家摘下口罩后及時洗臉,化妝或使用防曬霜,則要先做好卸妝。(但注意不要過度清潔哦)面部護理第二步,護膚。盡量選擇清爽的護膚品,換季乾燥以保濕為主。如果已經有痘痘的集美,更要在護膚上做減法,避免增加皮膚的負擔。此外,口罩要勤換,長痘就不要化妝啦~。當然,這裡的"護理"可不只是皮膚護理,身體的護理更為重要。調整作息,不熬夜,多喝水......雖然都是老生常談,但為了你的臉(擺脫"口罩痘"),還是得聽老人言。(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2
日常飲食,管住嘴巴。
為了降低痘痘的生成幾率,在規律飲食的同時,要限制多脂多糖食物、乳製品的攝入。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燒烤、火鍋、奶茶、蛋糕......?NO!戰痘期間,管住你的嘴巴,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代替,更健康哦。(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3
治療用藥,聽醫生的。
對於輕症痘痘患者,可以外用抗生素、維A酸類、過氧苯甲醯等藥物。對於重症痘痘患者(即處於狀態D的痘痘),可酌情口服抗生素類或異維A酸等。治療痘痘還能口服藥物?相信大家會有這樣的疑問。沒錯!對於重症痘痘患者,口服藥物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口服異維A酸已在美國被批准用於治療嚴重頑固性尋常痤瘡(也就是痘痘)超過30年,被推薦用於重度結節性痤瘡,且適用於耐葯的中度痤瘡,是國內外常規使用的口服維A酸類藥物首選。異維A酸可以幫助減少皮脂產生,減少痤瘡的病變和疤痕痘印的形成,並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鬱狀態。此外,低劑量的異維A酸既可以有效治療痤瘡,又可以減少藥物相關副作用的頻率及嚴重程度。建議根據病情嚴重程度調整用量。(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請注意:治療痘痘,不要自行用藥。不同的個體、癥狀、皮膚情況不一樣,選擇的藥物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請聽取專業醫生的建議。最後,溫馨提醒。不要用手擠!不要用手擠!不要用手擠!不要濫用藥膏、護膚品、三無產品。只要做好皮膚護理,正確治療。等到疫情結束,摘下口罩。我們依然貌美如花~。*以上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
*讀者如對保健及美容有任何疑問,歡迎電郵至jackwong
g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