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痘因素:
从时间轴看,痘痘开始于毛囊角化;从痘痘的严重程度来看,P.acnes引起发的炎症和免疫反应是主因
痘皮和长痘不是因果关系,油皮不一定长痘,长痘的基本都是油皮。
战痘方案可遵循四步:
控制油脂分泌,去除多余油脂
调节表皮过度角化
抑制引发痘痘的细菌
减少炎症
轻度到中度的痘痘可以选用含有水杨酸、辛酰水杨酸的护肤品和含有BPO的非处方药进行治疗,反复发作或者严重的话一定要看医生。
太长不看版
Hi,大家好!我是写啥啥不见,说啥白啰嗦的豌豆姐!
上次写梅雨季护肤,然后,晴天两周!所以今天说啥都必须写“痘”,我就瞅瞅痘痘敢不敢“不登门”!
我们战痘星人都是多么努力的人啊!祛痘的那些年,种过芦荟敷过草,泡过花茶养过生,抹过牙膏洗过醋……数不尽的偏方(憋问我用过几个),最匪夷所思的一个小伙伴为医院抽血混药再肌肉注射回自己身上!
然鹅,你虐自己千百遍,痘痘待你如初恋!
作为长痘多年的女生,痘痘的困扰,其实就一句话“我怎么出去见人”,一来痘痘红肿的时候烦恼,二来痘痘消下去了留下痘印和瘢痕经久不褪更烦恼,三来,有时候,痘痘突然就冒出啦,完全不跟我打招呼,然后前面两条就按顺序都发作,如此反复。
若不是豌豆姐天生乐观,早(bu)已(de)决(bu)定(xuan)用人格魅力、涵养内在征服世界,该死的痘非给我搞出忧郁症不可。
而作为配方师,战痘同样是一个让人烦恼的复杂问题,也曾有幸深入长痘人群做调查研究,聊到饮食,作息,护肤习惯,环境、心情以及使用各种祛痘产品的体验等各种话题,但聊到最后却往往听到对市面上所有祛痘产品都不满意的抱怨。
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每个人的皮肤状态和痘痘情况不同,对同一产品的反应也不尽相同,但是把抗痘产品挨个试一遍倒也没有必要的,所以来一波超认真的痘痘文,希望让大家战痘的思路更加清晰,能确实的帮助大家读懂痘痘,然后知道护肤品能帮你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如果你也感兴趣,请往下看!
为什么会长“痘痘”?这仍然是一个在研究中的难题。中国痤疮治疗指南指出痤疮的“发病率高达70%-87%,对青少年心理和社交的影响超过哮喘和癫痫”。
不管是中国版,美国版,欧洲版还是国际版,都在不断的更新指南,力求有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和通用原则可以指导治疗。言安堂也曾多次写过痘痘的成因,我们也会不断的与时俱进,看问题更加辩证,但立场绝对不模糊。
从时间轴看,一颗痘开始于毛囊异常角化。
当毛囊内膜上皮细胞不是以细小颗粒的形式而是以异常的大片状脱落,会导致不能通过毛囊口排出而形成堵塞。在皮脂腺导管和毛囊上皮细胞的交叉口可以最先检测到这个过程,然后很快扩展到远端的细胞。最终的结果就是角蛋白和脂质的夹杂物堵塞了毛孔。
从引发的源头看,异常角化的原因并不是清楚的,但是发生地——皮脂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连发生的场所都不具备,那痘痘也就无处安身立命了。
可以没有皮脂腺吗?或许我们可以说类似的情况是存在的,在某段时间,某些位置。
l某段时间
青春期的荷尔蒙洪流来临之前,人体的皮脂腺被认为是没有激活的,分泌皮脂的功能非常弱,所以婴儿护肤中从外部帮助做好滋润非常重要。
年龄越小也越首选衣物,帽子和伞等物理防晒,因为皮脂那么少的小婴儿扛不住防晒清洁的强度。
青春期来临后雄激素分泌增加,刺激皮脂腺快速发育,分泌功能增强。痘痘因而获得了适宜生长的“小窝”,进入多发期,所以痘痘被广泛叫做“青春痘”。
遗传背景差异也会带来雄激素调节功能的差异。所以也有些人对激素并不敏感,皮脂腺也不发达,痘痘的生长场所功能欠佳,安稳度过青春期,喜迎一波羡慕嫉妒和恨。
l某些位置
人体的皮脂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大多活跃的皮脂腺都在脸上,特别是额头,鼻子和下巴。所以T区出油合情合理。
全身讲的话,上肢皮脂腺的活动比较多,下肢皮脂腺的活动几乎没有。所以,后背发痘,胸前发痘,上臂发痘,也是~~~合情合理。
一切的一切都真的只是说明,我们痘星人是正常的人类。哦,对了,在痘痘形成模型的科学实验研究中用的就是人类志愿者的后背和兔子的耳朵,而且两个系统敏感的一致性还蛮高的。哎,对小兔子的感情更复杂了。
油皮女性,同光源下不同位置实拍
版权归属言安堂
从引发炎症的程度和时长来说,皮肤上的微生物菌落要负主要责任。
一个无菌的毛囊变成痤疮丙酸杆菌(P.acnes)的栖居地是适者生存的典型案例。皮脂腺不活泼时皮脂分泌少,细菌数相应的也少。
当皮脂分泌旺盛,其中超过40%的甘油三脂会选择性的刺激能有效代谢甘油三脂的细菌增长。因而一个叫做痤疮丙酸杆菌的厌氧微生物脱颖而出——它代谢甘油三脂中的甘油部分,释放游离脂肪酸(被公认为是致痘成分)。
“吃皮脂”的日子在青春期荷尔蒙洪流后越来越顺,P.acnes的数目也越来越多。
痤疮丙酸杆菌
正常情况下一平方厘米的脸上住着上千万的P.acnes,可是却不是每寸肌肤都在爆痘,科学家们甚至证明P.acnes不仅是条件致病菌,它还有正面的一面--产生脂肪酸抑制某些有害的链状球菌。
哎,瑜不掩瑕!一旦毛孔堵塞,这家伙在激活炎症和免疫反应方面堪称个中高手。
痘痘涉及的炎症因子(WebsterG.F.,RawlingsA.V.,AcneandItsTherapy:InformaHealthcareUSA,Inc..)
以上各种中文名英文名都是纸老虎,他们作用的结果就是调动了各种炎症相关的嗜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到毛囊里来。特别是对TLR的激活说明在痘痘早期就把淋巴细胞调兵遣将了。
P.acnes激活的炎症刺激是持续性,因此痘痘的完全愈合经常需要几天甚至数周的时间。这是因为身体对此菌的降解非常缓慢。体外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几小时内就会降解,而同等条件下24h仅可以释放10%的P.acnes细胞壁。
以上分析的原因中,雄性激素旺盛和随后的高皮脂分泌显然也在决定痘痘严重程度上起到了作用,但是他们或许并不是主因。
大量材料证明P.acnes引发的炎症和免疫反应是决定痘痘严重的因素。更有甚之,有些炎症因子又可以反过来调节毛囊角化,一个新痘又开始了,痘痘上再长痘痘,痛感加倍,碰都不敢碰了。
鉴于皮脂和P.acnes的关系,油皮不一定长痘,而长痘的人基本都是油皮就很容易理解了。
此外,还有一些易引起痘痘发生的因素,比如长痘人群的皮脂中相对亚油酸不足,暗示局部亚油酸不足或许也会引起痘痘;又比如一些防晒剂引起的皮肤敏感,若同时再加上紫外线照射,也是极易冒痘痘的;再比如情绪压力,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亲身感受过这份鸭梨的馈赠。
长了痘痘怎么办?痘痘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病,好在研究越来越系统,循证也越来越靠谱。基于以上的分析,一个好的战痘方案可以遵循
○控制皮脂分泌,去除多余油脂
○调节表皮过度角化
○抑制引发痘痘的细菌
○减少炎症
轻度到中度的痘痘(主要是无炎症损伤或者少炎症损伤的痘痘)可以选用护肤品或者非处方OTC进行治疗。反复发作或者严重的话一定要看医生。
过去常听到过这种声音说“谁还不长个痘啊,年龄大了就好了不用看医生”,请不失礼貌的忽视他们,长了痘痘影响的是自己的颜值自己的心情,特别是反复发作的痘痘,极易留下瘢痕,一定一定一定要看医生!
对于轻度到中度的痘痘,化妆品常用的活性物水杨酸与OTC战痘好帮手BPO(过氧化苯甲酰,班赛所含活性物)都是极其老派但经(qin)久(min)不(hao)衰(yong)的活性物。
水杨酸和BPO
关于两者的效果比较,ZanderE.等人曾做过一个位测试者为期12周的双盲研究。
他们比较了含有2%水杨酸溶液与5%BPO霜对开口和闭口粉刺的数目的减少,同时还评估了皮损和炎症程度的变化。让人惊讶的是水杨酸在所有比较的项目中全面胜出(如下图所示柱状最高)。
水杨酸与BPO治疗轻微痘痘功能的双盲实验比较(WebsterG.F.,RawlingsA.V.,AcneandItsTherapy:InformaHealthcareUSA,Inc..)
当然这个测试有些问题,比如一个是流动的液体一个是膏霜,两者体系和质地的不同可能带来活性物渗透、传递的区别。
比较令人信服的结论是,对于测试针对的比较轻微的痘痘,水杨酸效果很好。相比较BPO,水杨酸具有一定的角质剥脱作用,对皮肤的刺激也比较小。而BPO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抗菌能力非常强。因此如果是痘痘发展的下一个阶段,需要杀菌消炎,BPO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
护肤品常用的抗痘成分除了水杨酸,还有辛酰水杨酸——在水杨酸分子上加了一段小尾巴,使得它的酸解离常数上升(更宽的pH范围仍有皮肤屏障调节能力),油溶性增加(更多配方设计增效降刺激),抗炎性提高(配合水杨酸使用更增效)。
辛酰水杨酸
而理肤泉更是凭借欧娘娘家关于它的各种专利技术和炉火纯青的配方设计才有了Duo(+)乳,K乳(+),AI乳,MAT乳等一票战痘产品,核心都是水杨酸和辛酰水杨酸的配合使用,而不同的系列则是两者与其它不同成分的搭配,比如K(+)乳是与VE、肌肽增加修护效果,Duo(+)乳是与烟酰胺、亚油酸配合增加防痘印效果。最后再用VB5全效修护,让饱受痘痘折磨的肌肤回复健康状态。
看到这里的都是真?战痘星人及她/他的好朋友了!辛苦了,笔芯~
作为一个配方师真心认为,护肤品能做的不止此文提到的,更重要的是根据痘痘的发展历程预防色素沉积,最不济是一切都结束了再淡化痘印!
所以下次我们再来继续痘文吧!flag立好,可以saygoodbye了~
祝每个痘星人都可以拥有平平滑滑像白煮蛋蛋白一样的好皮肤!
如何找到我们
▼
堂姐铜豌豆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