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你了解多少关于牛皮癣知识很全,赶紧

1牛皮癣疾病简介

  牛皮癣又叫做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顽固、易复发皮肤顽疾,其特征是在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其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银白色鳞屑剥脱后会有出血点。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牛皮癣虽不直接影响生命,但是对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有直接影响。

2牛皮癣临床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银屑病共分四型:

  寻常型银屑病

  为临床最多见的一型。皮损初期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可逐渐扩大融合成红色斑片,境界清楚,基底浸润明显,皮损表面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易刮除。去除表面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发亮薄膜,再刮除薄膜,出现筛状小出血点,称为“点状出血现象”。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表现形式:点滴状银屑病:表现为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疹,呈点滴状散布全身。

  钱币状银屑病:损害较大,呈圆形斑片状。

  地图状银屑病:损害不断扩大,相互融合呈大片不规则状。

  脂溢性皮炎样银屑病:损害多见于头皮、眉和耳部,并具有脂溢性皮炎和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蛎壳状银屑病:皮损鳞屑干燥增厚,呈污褐色,重叠堆积,形如蛎壳。

  慢性肥厚性银屑病:皮损反复发作,呈肥厚似皮革状或苔藓样改变,多发生于胫前或尾骶、肘部。

  疣状银屑病:因反复剧烈搔抓,皮损表面呈扁平赘疣状。

  各部位银屑病的临床表现特点

  损害可见于全身各处,多对称发生。但以头皮和四肢伸侧多见。指(趾)甲和黏膜亦可以被累及,少数可见于腋窝和腹股沟等皱褶部位,掌跖较少发生,各部位银屑病的特点如下:

  头部银屑病 鳞屑性红斑,边界清楚,鳞屑色白或污黄,皮损处毛发呈束状,皮疹可仅见于头部,也可同时见于全身各处。

  面部银屑病 鳞屑较薄,皮损散在分布,呈脂溢性皮炎样损害。但同时躯干四肢可见银屑病改变。

  皱褶部银屑病 皮损多见于腋下、乳房、腹股沟及会阴等处,皮损表面湿润而呈湿疹样改变。

  黏膜银屑病 常发生于龟头和包皮处,为边界清楚的光滑干燥性红斑,刮之有白色鳞屑,身体其他各处均可见银屑病改变。

  指(趾)甲银屑病 大多数银屑病患者具有指(趾)甲损害。表现为指(趾)甲板无光泽,肥厚,游离端与甲床分离,甲板表面有点状凹陷,有时甲板畸形或缺如,呈甲癣样改变。

  掌跖银屑病少见,可与其他部位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见于掌跖。皮损为境界明显的角化性斑片,中央较厚,边缘较薄,斑上可有点状白色鳞屑或点状凹陷。

  毛囊性银屑病罕见,常发生与典型的银屑病损害之后,可由两种不同临床类型:成人型和儿童型。

  病程分期

  银屑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可持续10余年或几十年。大部分患者冬季加重或复发,春夏季节则减轻或消失。一般分为三期:

  ①进行期:新疹不断出现,旧疹不断扩大,皮损颜色鲜红,浸润明显,鳞屑厚积,瘙痒剧烈,可有同形反应。

  ②静止期:病情处于静止状态,基本无新疹出现,原皮疹也不见消退。

  ③退行期:皮疹浸润变薄,颜色变淡,鳞屑减少。皮疹开始缩小,周围出现浅色晕,最后遗留色素减退斑或色素沉着斑。也可见皮损从中央消退,呈龟裂状改变或花瓣样改变。

  脓疱型银屑病

  临床上较少见,约占银屑病患者的0.77%。一般可分为泛发性脓疱型和掌跖脓疱型2种:

  泛发性脓疱型 常在治疗不当、外用药刺激或激素撤减过快等因素的促发下发病。急性发病,皮损多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基本损害上或周围出现粟粒大黄色浅表性小脓疱,以四肢屈侧及皱褶部位多见。严重者可见全身出现密集脓疱,脓疱融合成脓湖,全身皮肤发红肿胀,可伴有发热、关节肿痛、全身不适等。

  掌跖脓疱型 皮损仅见于掌跖部,在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的粟粒大小脓疱,疱壁不易破裂,2周左右疱干结痂、脱皮。脓疱常反复发生,皮损可渐向周围扩散至掌趾背侧。

  关节型银屑病

  患者除银屑病损害外,还可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发生率约6.8%。其关节症状与皮肤症状同时加重或减轻。多数病例常继发于银屑病之后,或与脓疱型银屑病或红皮病型银屑病并见。病变可侵犯大小关节,但以手、腕及足等小关节,特别是指跖末端关节多见。这些关节红肿疼痛,僵直甚至肌肉萎缩。部分病例X线检查可有类风湿关节炎改变,但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

  红皮型银屑病

  又称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约占银屑病患者的1%。临床病情较重,多由寻常型银屑病在进行期外用药刺激或治疗不当而引起。临床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多见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肿胀,大量麸糠样脱屑,掌趾角化,甲增厚甚至脱落。此时寻常型银屑病的特征往往消失,但愈后可见有小片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患者常伴有发热、畏寒、头痛不适等症状,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3牛皮癣症状表现

  牛皮癣初期好发部位为四肢伸侧,其次为躯干部和头皮、发际。最初症状开始为粟粒大至黄豆大的红色丘疹或斑丘疹,以后皮疹逐渐扩大增多,并可互相融合成片,而呈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盘状、蛎壳状等。皮损上覆盖有很厚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的鳞屑,一般头部严重多见,头发被鳞屑簇集在一起而呈束状,但不脱发。鳞屑容易被刮下,刮除鳞屑后,可见露出一层淡红色半透明地发亮地薄膜。继续轻刮薄膜,则出现筛状地小出血点。鳞屑、薄膜、出血点即为牛皮癣最初症状“三标志”。

  牛皮癣即银屑病的俗称。祖国医学称牛皮癣为“白疕”,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其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

4牛皮癣病因病理

  病因

  牛皮癣的病因较为复杂,病因至今尚未明确。牛皮癣发生的主要根源是血热,而血热的形成又有多种因素。医院皮肤科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常见的诱发原因:

  ①遗传因素。多认为本病受多基因控制,同时也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

  ②感染因素。有人认为是病毒感染所致,虽发现过在表皮棘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但至今病毒培养未能成功。链球菌感染可能是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急性点滴状银屑病发疹前常有急性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

  ③代谢障碍。有报告患者血清内脂质、胆固醇、球蛋白、糖、尿酸、钾等增高,叶酸含量降低,但皆未能作出肯定结论。也有人报告皮损内多胺及花生四烯酸增加。

  ④免疫功能紊乱。有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的血清IgG、IgA、IgE增高;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有抗IgG抗体;有人用免疫荧光技术测到患者表皮角质层内有抗角质的自身抗体。

  ⑤精神因素。精神创伤和情绪紧张及过度劳累可诱发本病或使病情加重。

  ⑥外伤,有时,人们不在意的外伤感染,也对导致发生此病。所以,当患者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出现了外伤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消毒处理,以防感染,引发其他疾病。

  ⑦其他。多数患者冬季复发、加重,夏季缓解或自然消退,但久病者季节规律性消失。也有的妇女患者经期前后加重,妊娠期皮疹消退,分娩后复发。氯喹、碳酸锂及β肾上腺能阻滞药等可使本病加重。

  病理改变

  寻常型银屑病的病理变化是表皮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区域内可见中性白细胞构成的小脓肿,称Munro氏小脓肿。颗粒层明显减少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延伸,其下端增宽,可与邻近表皮突相吻合,真皮乳头延呈杵状,其上方棘层变薄。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故临床上出现Auspitz氏征。周围可见淋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等浸润。

  关节炎型银屑病的病理变化与上述寻常型银屑病相同,在此不再重复。

  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炎症反应比较明显,真皮上部水肿显著,其他与寻常型银屑病基本相似。

  脓疱型银屑病人与连续性肢端皮炎的病理变化的特点是在表皮内形成较大脓疱即Kogoj脓疱,主要在表皮上部,疱内主要为中性白细胞,其他变化与寻常型银屑病大致相同,但角化不全及表皮突延伸较轻。

  掌跖脓疱病的病理变化为表皮内单房性脓疱,疱内有大量中性白细胞,少量单核细胞,真皮浅层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浸润。

5牛皮癣鉴别诊断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特别是皮疹的特征及组织病理的特点,一般不难诊断。但应与下列几疾病鉴别!

  1、脂溢性皮炎损害的边缘不明显,基底浸润较轻,皮疹上的鳞屑呈糠秕状,无Ausspitz氏征,头皮部位脂溢性皮炎常伴有脱发,毛发不呈束状。

  2、玫瑰糠疹损害主要发生在躯干及四肢近端,皮疹的长轴与皮纹一致。鳞屑细小而薄。病程短暂,愈后不易复发。

  3、扁平苔藓损害多发生在四肢,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的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可见Wickham纹。口腔常有损害,常有不同程度瘙痒,组织病理具有特异性。

  4、毛发红糠疹损害多发生在四肢伸侧,早期为毛囊角化性丘疹,在晚期斑片的皮损周围仍可见到毛囊角化性丘疹。特别是第一指骨毛囊角化性的丘疹为本病的特征。损害上覆盖细小的鳞屑,不易剥脱。常伴有掌跖角化过度。

  5、副银屑病损害上覆盖细小鳞屑,无多层性鳞屑,无薄膜现象,无Auspitz氏征,多无自觉症状。

如果你有皮肤病方面的问题

搜索







































儿童白癜风怎么治疗
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donx.com/hbjhz/1834.html